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负千钧。待及至近前,烛光映照下,兰泽定睛一瞧,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昔日京城中声名远扬的风流雅士,如今竟形销骨立,面色青白,恍若遭受经年风霜摧折。
“你最近遭遇了什么事,怎么会这样憔悴?”
甄丹心伏地而跪,许久未语。
霎时殿内寂然,兰泽心头骤紧,凝目细观一番,但见他额角沁汗,似有痛楚。
而后,甄丹心从袖中取出一张泛黄的药方,双手颤抖着呈上。
兰泽狐疑地接过药方,一番展阅。
她虽不通岐黄之术,但药方之名,亦显示是绝嗣之方。
“你服用此药,故而谎称令尊染病吗?”
甄丹心低垂着头,冷汗顺颊而下,声音虽低却坚定答道:“并非如此,臣父亲确实是病了,但不是什么大病……”
“那你何苦自困于此?难道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你自幼饱读诗书,有时拘泥于礼义,怕不是太过迂腐吧?”
甄丹心闻言,缓缓抬头,目光坚定地与兰泽对视:“非也,微臣并非愚忠,微臣所为,皆为陛下,微臣不忍见陛下哀伤,亦不想与殿下情谊渐疏。”
殿内一时寂然。
兰泽百感交集。
“……你也知晓朕的心思。往日里,朕对你们做臣子的要求并不高,只需尽忠职守,做好自己分内之事便可。你如今这般行事,倒让朕不知该如何处置了。”
“正因陛下仁善,微臣总想该为陛下做些什么。但陛下总提及君臣之礼,”他略作停顿,“……可于微臣心里,陛下更是微臣情之所寄。”
兰泽并未回应他这番话。
“这药伤身,朕总要为你谋个将来。”
甄丹心惊愕地抬起头。
“无论朕将来是否育有子女,你在朕心中的位置,都不会改变。假设我有子女,孩子的父亲只能是你,朕能给予的,也仅有这些承诺。”
甄丹心目泛泪光。
“多谢……多谢陛下。”
“你跟我出去走走吧。”
说要出去走走,也只是在邀月宫里走动。
甄丹心跟着她,二人登上了观月台。
月华如水,满目皎白。距离岁宴只有几天,兰泽却不能出宫,也不知自己是否能参加岁宴。
她迎着风,半晌没有说话,走过翻飞的素纱,好似浸入湖泊霜雪,只有唇瓣是艳色的。
再度抬眼,甄丹心对上兰泽清冽的眼睛,却无法猜透她的心。
却听兰泽说:“我是不知如何自处的,我若厌恶你,跟你相处的每分每秒,我都会想吐,这就是彻头彻尾的折磨。”
甄丹心惶恐不已,他下意识向兰泽道歉:“陛下恕罪……”
“你没有错,这都是阴差阳错。朕早知母后的安排,只能听从,哪怕朕对你没有感觉,哪怕朕是皇帝,结果都是相同。朕今天对你说这么多,是想让你了解朕的一些想法而已。”
甄丹心被她的话刺得发颤。
他却无法怨恨兰泽,太后与少帝的博弈之间,他何尝不是棋子,只是他始终没有把这些当做奉令,他是真心想靠近兰泽。
“陛下究竟心仪何人呢?”
“事到如今,你还要问我这个?”
“如果陛下愿跟微臣说一些,若微臣有这个机会……”
“这并不重要,如果你一直在我面前说情爱之事,可以先行退下。你明知道母后对我做了什么,还要满口私情,”兰泽冷笑连连,“你们是当真该杀。”
她想破千千局。然而破千千局,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如果只等章慈太后放权,是断断不可能的。
似甄丹心这等将圣贤书倒背如流,开口闭口皆是仁义道德的儒生,终究难脱迂腐之气。若在太平年月,用来装点朝堂、教化百姓,倒不失为趁手的棋子。
可如今这乱局,要的是能斩开迷障的快刀,而非整日念叨“克己复礼”的酸儒,那些温良恭俭让的圣贤道理,解不开眼前的死结。
譬如当初被掷于地的流光剑。
该剑作为兰泽的佩剑,肯定有“见剑如见君”的说法。然则兰泽要的,不是旁人畏惧的天子象征,而是能无视皇权威压,只为她一人拔剑的胆魄。
这般人物,方能在她与太后的明争暗斗中,不计得失,不问对错,只认皇帝一人为主。那些见了御剑就惶恐的人物,终究是慑于皇权而已。
对方必须明知此剑代表天威,仍有为她而执的真心。
于韩非子的帝王三术里,讲的就是作为皇帝的法、术、势。
法,是皇帝需要以法治理天下,赏罚必信,法不阿贵。
术,则是驾驭群臣,有用人之道,形名参同,看臣子是否言行一致。
势,亦是最简单、最好理解的。皇帝需要有权势、威严、威慑,令四海臣服。
此刻的兰泽还在沉思,却见甄丹心破釜沉舟似的跪在地上。
他目光炯炯,直视着兰泽的面容。
“臣接下来的大逆不道之言,但请陛下一听,若陛下动怒,还请勿牵连微臣的家人。”
“你说吧,我是什么人,你还不懂吗?”
甄丹心闻言,似乎悲恸。
“太后欲以孝道制衡君权,而春秋载郑伯克段于鄢中说明,忠孝之道,大不过社稷。”
“微臣认为,孝可移于君,忠可大于亲,”他说到此,镇静许多,“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然圣人亦天地也,故而将万物、世人为刍狗,方能成圣,请陛下明鉴。”
甄修证这番话的意思,大概如下。
为君者当如天道般无情,将万物视为刍狗。白起坑赵卒四十万,天下终归于一统;始皇焚书坑儒,而书同文、车同轨——盖因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非常之人,必行非常之事。
再譬如农人割麦,岂因一穗之折而辍其镰?战阵厮杀,安能为匹夫之死而止其戈?
昔日汉高祖弃子推车,唐太宗弑兄逼父,皆成千秋帝业。
所以帝王之道,终须无情。
(二十八)绝命毒师
兰泽明白甄丹心的意思。
于她心中,自己就是傀儡皇帝,甄修证更似她身旁悬挂的字画。然人终为血肉之躯,自有其想法。就如今日这番对话,至少让兰泽愿将甄修证视作有血有肉、有思想的活人。
“你说的道理,朕岂会不知?只是世间很多事情,难以两全其美。”兰泽言罢,便坐于琴案之前,“天时地利人和,都是成败的关键。”
“那陛下作何打算呢?”
甄修证凑至她身旁,微微压低身子,手肘向外一展,只为与她视线平齐。
“让我再破千千局吧。”兰泽语气平和,笑容也很淡,“我绝不认输,也不会忘恩负义。若我无法逆转局面,就是不适合当皇帝,自当心甘情愿将权力交还母后,绝无怨言。”
甄修证望向兰泽,那月光映得近乎透明的面容——这纤细身躯之中,究竟囚着怎样的灵魂?明明是病弱之态,又怎敢如此放言?
他忽然发觉,兰泽看向自己的目光,竟比往日多了柔和许多。
或许此刻,在兰泽心底,他已不再仅仅是臣子、或者棋子。
“怎么这样痴傻呢?”兰泽瞥向他的脸,“不要要在此呆坐着,去舞剑吧。”
“是……”
此次,兰泽抬手示意侍从退下,亲自取来佩剑流光。
“铮——”
流光剑出鞘,雪色寒芒乍现。
她的肌肤与剑身相融,青色血管缠绕于雪色之中。赤绳与广袖亦在风中翻飞,兰泽手腕轻挑,流光在空中划出银弧,抛向甄修证。
“无论藏锋,还是见血,你是否敢再舞一曲?”
冷风拂面,卷走甄修证最后的犹豫,他横剑于腕,冷光照亮眉眼。
“愿为陛下破千局、斩万障。”剑身映出他坚定的目光,“纵使前路刀兵无情,亦无悔。”
兰泽并未言语。她的指尖落在琴弦上,待再奏广陵散,思绪亦渐渐飘远。
此次舞毕,兰泽沉默良久。
对上甄修证忐忑的目光,兰泽缓声道:“我需要你帮我买通钦天监大臣,借天象之说,让母后承受更多压力,将部分权力归还于我。”
“微臣领命,陛下还有其他吩咐吗?”
“……”兰泽非常疑惑,“你可知此事凶险异常?你既不想此事之艰难,又不了解其中细节,怎么就问起其他吩咐了?”
甄修证道:“因微臣亦要为陛下分忧。若做臣子的,事事皆靠君王筹谋,那要臣子何用?若微臣只知听从陛下之计划,不能随机应变,亦难成大事。故而知晓陛下目的后,微臣自当自行谋划。”
“你真是……罢了,你有心便好,具体实施时,定要将过程告知朕。”兰泽言罢,从琴案前起身,脸色煞白。
近日来,她的身体愈发孱弱。
甄修证见状,赶忙搀扶住兰泽,望向她的面容,心中一面是仰慕,一面是悲悯。
“陛下不传唤御医吗?”甄修证话音未落,便见兰泽摆了摆手。
“无碍的,母后当年早产,我的肯定身体不如常人。”兰泽说到此处,却突然忆起一事。
书中所记载的少帝,若与自己一般因纵酒而体弱,且未买到黎白苗、未曾服用,如何活到四年之后?
少帝是早产之身,若是无风寒侵扰,或许尚可支撑?可这般侥幸,又能维系多久?
兰泽左思右想,亦难推断书中剧情,她攥紧衣袖,干脆不再思量这些。
走吧,我们不要耽误时辰了。
“是……”
……
甄府坐落于京师之东。
近日甄府热闹非凡,诸多百姓围聚于府前,原来是甄府正门旁的一堵墙上,赫然写着一行鲜红大字。
“尔等俸禄,皆为民膏”。
字迹淋漓如血,于青砖白缝间分外刺目。虽不知何人所书,亦难辨真伪,却激起轩然大波。
士林中人闻风而动,或作诗词,或填戏曲,更有甚者将甄毅事迹编成话本奸臣记,于市井广为传唱。
不过旬日,已有六名文官前往邀月宫跪谏,最终命丧于此。府中的甄毅定然坐立难安,他心慌意乱,赶忙修书一封,准备交予甄秀晚的宫女,欲让甄秀晚前去试探皇帝与太后的口风。
未时三刻,周韶来到甄府对面的茶馆。此时,围观百姓不减反增。他登上二楼,凭栏俯瞰,但见一群甄府家丁正驱赶百姓,双方推搡打骂之时,愈发混乱,终致踩踏发生。
更令人骇然的是,竟有两名百姓被家丁打死,致使民怨爆发。有人扯着嗓子高呼:“诸位父老看清了,朱门里头喝的是人血,底下埋的是白骨!”
“狗官克扣赈灾粮,也不怕遭报应!”
“烂透了的黑心肝!就该断子绝孙!”
实则甄毅并未克扣赈灾粮钱,此事本就与他无关。他遭章慈太后斥责后,一直称病在家,闭门谢客,亦不敢有丝毫差池。
而周韶望着眼前混乱之景,心中颇为得意。他转头看向身旁作幕僚打扮之人,语气恭敬道:“殿下此计甚妙,那童谣亦写得恰到好处,待民怨愈发沸腾,我就不信姬玦还能稳坐江山。”
这位幕僚,正是曾掉入深谷的姬绥。
若论阴鸷狠绝,姬绥堪称当世无双。他若生逢乱世,且非王爷之身,定能成为令对手闻风丧胆的人物。
盖因姬绥心智远超常人,亦深谙章慈太后心术,屡次在必死之局中金蝉脱壳。且他行事不拘伦理道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当初侯府夜话时,姬绥曾向周韶吐露三条惊世骇俗的毒计。
其中一计,便是散播假消息,让周韶广征新谷,谎称是天赐良种,能使来年丰收,实则暗中掺杂毒种。
再故意营造良种供不应求的假象,将这些种子高价卖给各省农户。于春耕之时,毒种便会发作,秧苗枯死,就会千里绝收。
等到易子而食的惨状出现,再抛售陈年腐粮,逼得青壮为奴、女子为娼,老弱则沦为流寇。届时朝廷赈济不及,饥民必揭竿而起。周韶便可趁机开私仓放粮,收买亡命之徒。
周韶听闻这三条计谋,心中一惊,面露抵触之色:“如此行事,实难心安。虽说成王败寇,但天下百姓无辜,帝王之争,亦应有仁慈之心。”
“知禧,我何尝不想仁慈?如今就是你死我活之道,你心底明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