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
周韶深知姬绥处境艰难,此番又从章慈太后的截杀中惊险逃脱,属实万幸。所以他再度眺望甄府时,心底五味杂陈,虽然兰泽偶尔会浮现于脑海,但孰轻孰重,他肯定明了。
况且,自知晓欲购黎白苗之人乃是出身甄府的男子后,周韶亦打消了卖药的念头。毕竟两家之间有着血海深仇,若将药售予甄家,无疑等同于背叛姬绥。
“知禧,你近日似有心事吧?你总是走神,我方才唤你,你竟未回应。”
“无妨,臣只是在思忖,此次姬玦是否又会颁布罪己诏。”周韶回神,忆起那言辞恳切的罪己诏,不禁冷笑,“若一年之内连下两道罪己诏,也算是千古罕见的帝王。”
二人交谈间,一名宫女怀揣甄毅的手信,正匆匆回宫。
因怕引起章慈太后猜疑,宫女不敢频繁出宫送信。今日恰逢约定之期,她于未时前往拜扈侯府,却听门房说周韶不在。宫女闻言,只能苦等多时,直至日暮西沉,才无奈返回甄府。
此时甄府内外一片忙乱,宫女未能完成甄秀晚交代的差事,心中亦惴惴不安。
而邀月宫内,待甄秀晚拆开书信,一目十行扫过之后,脸色骤变,她急声对宫女道:“速将此信焚毁,万不可走漏风声!”
说罢,她命人备辇,准备赶往仁寿宫,去试探太后的口风。
(二十九)夜不能寐
兰泽尚不知晓外界的风云变幻。
于岁宴前两日,她心中却隐隐浮起不祥之感。倚着菱花窗向外望去,只见宫檐下已挂起赤红灯笼,几名宫人捧着洒金窗花匆匆穿行,似在筹备庆典。
她暗自思忖,此番岁宴,自己大抵是无缘参与了。况且姬绥活着归来,他身负男主光环,自己当真能成为赢家吗?
兰泽本就无心临朝,亦不愿弑母夺权,她如今所做一切,不过是为求自保。毕竟原着中少帝在前五万字便被诛杀,书中用浓墨重彩描写姬绥的厉害之处。她怎能不惊慌?
对此,兰泽总是忧心忡忡,以至夜不能寐,时常顶着眼下青黑在宫中徘徊。
甄修证见状,总是凑到她身旁,说自己新学了推拿之术,要为兰泽按摩。
兰泽思量片刻,也就应允了。
奈何兰泽的身躯实在脆弱,她身为帝王,平素锦衣玉食惯了。甄修证轻轻一捏,她腕间便浮现出一片绯红印痕。
甄修证望着那抹红痕,恨不能将那软肉含入口中,细细舔舐吮吸,却又顾忌兰泽身体孱弱,只能作罢。
“很疼。”兰泽已是眼冒金星,“你使了太大力气吧?”
“是臣疏忽,陛下好生歇息。”甄修证慌忙将她揽入怀中。
然夜半惊梦,兰泽再难安眠。她浑身冷汗涔涔,梦中滔天火光与刀光剑影历历在目。甄修证连唤两声,她才从梦魇中惊醒。
月台秋雾埋深碧,雕梁尘封旧梦红。
孤臣拜晚风。
此刻他尚非孤臣,仍在她眼前。
兰泽感受着甄修证怀中温度,几番思量后,迎着他担忧的目光,一字一顿道:“朕接下来所言,乃天子诏令,不得问缘由。”
“……臣遵旨。”
“你先伪造钦天监天象,称这场大雪乃民间冤气积聚所致,皆因太后干政之过;再以晋王幕僚口吻拟书,言辞愈激烈愈好。”
“无论用何手段,务必要让仁寿宫截获此信。信中须暗指晋王不满太后摄政,意图谋权篡位,暗中筹划天象之局,意在动摇江山,实现周家复仇大计。”
甄修证闻言,面色骤变。
于他眼中,兰泽此举着实令人费解——姬绥早已坠入深谷,生死未卜,且素来行事低调,又是远在天边的藩王,并无兵权。即便周氏与甄氏有血海深仇,何至于对一个下落不明的藩王赶尽杀绝?
然兰泽此计实为一石二鸟。若天象之说在民间流传,必引士大夫群情激愤,届时章慈太后将承受莫大压力。若太后察觉此事乃姬绥所为,定会彻查其下落。
倘若太后真能找到姬绥,必会痛下杀手。如此,兰泽既可夺回部分权柄,又不必弑母,一切便可尘埃落定。
甄修证毕竟是三甲及第的进士,更是位列榜眼,名次犹在宋付意之上。只是他为人耿直,不善攻心计,方显得木讷。
面对兰泽这番话,他只问:“陛下所做噩梦,可是与周、甄两家有关?”
“大抵如此吧。”
“陛下,”甄修证轻声道,“臣想与陛下说件幼时旧事。”
其实甄修证在家中行九,兰泽原是他的亲妹妹。
“陛下幼时,臣奉太后娘娘之命,要将一盒玉连环送往东宫。可当时身边小厮疏忽,将锦盒遗落在一辆马车上。”
在兰泽记忆中,这并非什么大事,她早已忘却:“然后呢?”
“那玉连环乃御赐之物,价值连城。家父知晓后,险些将臣与那小厮杖毙。陛下也知,我等旁支子弟遗失御赐之物,该当何罪。”甄修证声音渐低,“那时臣年方十五,便日夜守在京师长街,但凡见到相似马车,必定拦下查验。”
他这话说得含蓄。当时其父几乎将他打得半死,毕竟他们这一脉好不容易得此机遇,却因疏忽错失良机,亦招致皇家问罪,可谓祸不单行。
为寻回玉连环,其父报官悬赏,张贴告示,甚至有人劝甄修证以死谢罪。盖因这御赐之物价值千金,便是赔上甄修证全家性命也难抵偿。
甄修证未曾放弃。于太后降罪前,他拖着伤痛之躯偷偷离府,独自在京师最繁华的街巷拦车查验,亦不敢让父亲知晓,孤身一人苦寻三日,终是寻得那辆马车。
“当臣在马车角落寻回锦盒时,便知世间确有万中无一的机缘。”甄修证说到这里,眼中泛起笑意,“就如臣还能侍奉陛下身侧,阴差阳错,皆是天意。”
“没错,天无绝人之路。”
兰泽确实被他安慰到了,亦暗暗感慨着他的坚定。待再次入眠时,竟睡得十分安稳。
冬十二月三十日。
这日,兰泽又见到了章慈太后。
说来也怪,兰泽总觉得她与太后如同“王不见王”一般,每每相见,必生龃龉。
此番并非兰泽奉诏入仁寿宫觐见,而是章慈太后亲临探视兰泽。
甄晓晴甫见榻上的女儿形容憔悴,不由大惊失色,当即就要责罚侍奉的宫人,更扬言要治太医院众人渎职之罪。
目前,兰泽尚未收到黎白苗的消息,未及布置周全,想来此事必是遇到了阻碍。她本欲传甄秀晚入宫面圣,未料章慈太后凤驾竟先至邀月宫。然甄秀晚如今自身且焦头烂额,又怎会将此事放在心上?
“母后。”兰泽止住甄晓晴惩治宫人的举动,挥手令战战兢兢的宫人们退下。她恭敬地说:“儿臣的身体确实日渐衰颓,莫说为皇室开枝散叶,便是处理朝政都力有不逮。所以儿臣想向母后讨个恩典。”
“你又打什么主意?让你好生休养,怎会病成这样?如今莫说勤政、亲政,怕是连朱批都提不起笔!”
兰泽心中暗叹,说道:“母后容禀,儿臣所求并非此事。近日听闻京中有一味奇药,想设法求购。况且母后也知道,儿臣素来不喜临朝听政,只愿做个寄情山水的闲散王爷而已。”
章慈太后闻言默然良久,凤目凝视着兰泽,手中佛珠转了三转,忽而话锋一转:“君怀兰质,恩泽天下。”
“兰泽,你既是真君子,亦是真君王,当真舍得将这权柄交予母后?”
兰泽浅笑:“说来惭愧,儿臣最厌所谓君子。世间的大多数君子,多半是失败者的自我粉饰之辞。与其做君子、做君王,儿臣但求母后开恩,允准儿臣出宫游历。儿臣想以甄家义女的身份,过几日自在日子。”
兰泽心底有数,岁宴她必定无法出席。天象之说尚需时日发酵,黄河工程更要待后年方能动工。与其困守深宫,不若外出寻医问药,或许能在京师访得良方,再添筹码。
章慈太后缓缓起身。
她的眼角细纹间沉淀着多年威仪,周身檀香氤氲,皆是长年礼佛留下的痕迹。岁月既赋予她雷霆手段,亦偶现慈悲。
“予实在想不通,怎会教养出你这般皇帝。”甄晓晴似是倦极,“予年事已高,这江山将来……罢了,深宫寂寞,确也难熬。既要散心,待岁宴过后便去罢,但以半月为限。”
兰泽心知太后会错了意。
在甄晓晴看来,兰泽所谓京中奇药,不过是出宫的托词。毕竟连太医院都束手无策的先天弱症,世间岂还有灵丹妙药可医?
兰泽顺势而为,轻声道:“母后明鉴,将这万里江山托付给母后,儿臣方能安心。儿臣才疏学浅,又无治国才能、统御之方,全赖母后垂帘听政,才有今日之局。”
“……嗯,你且好生将养。”甄晓晴转身欲离,忽又驻足,“予稍后再遣太医来诊。若邀月宫缺什么药材、缺什么物件,只管差人去仁寿宫取。”
“是,恭谢母后恩典。”
(三十)水花镜月
冬十二月中旬。
宋付意携王命旗牌,带着贴身小厮,驾马车南下浙江。
此去路途迢迢,宋付意衣着单薄,并无配饰加身,瞧着颇为清贫。他展开从京师传来的信件,反复研读,看到姬绥的计划,一时惊愕失语。
他喃喃自语:“若依此计行事,那岂不成了千古罪人?圣人、圣君,绝不能只图一己之利,这天下,并非一人之天下……”
再往下阅,信中末尾言明,宫里的探子传讯,道姬玦病入膏肓,起坐不能,无法参加岁宴。近日更是出现呕血之症,使得宫闱一片混乱。
宋付意看到这段内容,先狐疑姬绥派人毒杀皇帝。但他稍加思索,觉得这种可能性极小。内廷上下皆由太后掌控,可谓戒备森严,能探听到这些消息已属不易,又怎会有机会毒杀姬玦?
然姬玦一旦驾崩,天下必将大乱。
毕竟兰泽膝下尚无子嗣,各地藩王定会争夺皇位。而甄晓晴亦非寻常人物,若联合内阁与东厂,再将江山改朝换代,届时朝野动荡,百姓恐难休养生息。
宋付意几乎想中途折返,他心中五味杂陈,险些将指尖掐破。
“大人,我们即将抵达济南府。”
宋付意听闻,随即掀开了马车帘。
此时此地,雪住天晴。
因雪后路滑,马车行驶缓慢,宋付意索性翻身下马,令小厮留在驿站,自己骑马前行。
但见沿途雪灾严重,朝廷已开仓施粥。他便上前讨了一碗,捧在手中。
年少时,宋付意家境贫寒,家中常无隔夜粮,连纸笔都靠借米购置。因此,他比多数官员更知民生疾苦。
章慈太后素喜结党营私,寒门子弟难有出头之日,朝野上下,或多或少都与甄家有牵连。昔年宋长随的同乡才高八斗,本无仕宦之心,竟因一首无涉反意的诗词遭当地知府诛杀九族,皆因知府欲为向太后邀功。
然甄晓晴虽擅权、恋权、弄权,亦能固国本、安朝局,使社稷于短时内无虞。所以她与姬玦,实乃互相制衡,倘无甄晓晴坐镇,兰泽必难控驭权臣,朝堂恐生乱象;若兰泽猝崩,江山无主,则天下必将大乱,祸起萧墙。
宋付意心中叹息。
他轻晃粥碗,粥水微漾,却未见杂质,足够充饥,亦想到姬绥的毒计,不由得思绪万千。
他再度翻身上马。
多年寒窗苦读的磨砺,令宋长随的耐力远超常人,他持王命旗牌沿京杭大运河疾驰半月,中途累死数匹驿马,终抵杭州时,已是憔悴不堪,衣襟染血。
于进城后,他更顾不上饮水,不管兰泽能否收到信件,连传三封发去京师。之后方匆匆洗漱一番,前往杭州府。
此次他奉天子诏命,主要是诛杀朝廷钦犯罗向贤。而罗向贤出身京师富商之家,财力雄厚,他能贿赂甄毅逃往浙江,于朝廷中想必有一定的人脉。
就连兰泽亦不敢断言,宋长随能带着罗向贤的首级返回京师。
然诛一罪犯竟需王命旗牌,皇权之衰,可见一斑。但宋付意心中所虑,远不止罗向贤,他踏入杭州府时,北风凛冽,恍惚间又闻兰泽那句——
“此去珍重。”
如今杭州未雪,唯冷雨敲池。
知府章文杰年逾五十,闻钦差携王命旗牌至,初时惶恐,见来者是个面白无须的年轻人,又生轻视。
他正色道:“上差大人放心,本官治下从无冤案,罗向贤前日尚在杭州,布政使司连日追查,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