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天云孽海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天云孽海】(原作版 313-328)(第1/9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25-08-06

    第313-315章:虚伪

    大婚后的最初几周,相府那座名为“静心苑”、实则如同华美囚笼的院落里,短暂地出现过一些不属于它的“热闹”。

    作为新晋的夫君,周珣或许是出于某种新奇感,或许是觉得既然娶进了门、肚子里还怀着他的种,总该让她“像个活人”,又或许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那点可怜的掌控欲,确实尝试过“接近”何薇薇。

    他差人送来了成箱的绫罗绸缎、价值连城的珠钗首饰,那些足以让京城任何女子心动的珍宝,堆满了她的梳妆台。

    他偶尔会踏入她的院子。

    没话找话地说些府外的趣闻,或者炫耀他最近又在哪场狩猎中拔得头筹。

    他甚至……在某个夜晚,试图以丈夫的名义,强行索取他认为理所应当的温存。

    然而,他所有的“努力”——

    无论是物质的堆砌,言语的试探,还是肉体的强迫,都如同石沉大海,没有激起任何涟漪。

    何薇薇就像一尊失去了灵魂的精美玉偶。

    面对礼物,她眼神空洞,任由下人收起;

    面对他的搭话,她或是沉默,或是用一两个字敷衍;

    面对他的碰触,她的身体会僵硬,会极其细微地颤抖,但那双眼睛里,始终是死寂的,没有任何情绪,没有恨,没有怨,甚至没有恐惧,只有一片令人心悸的麻木。

    这种极致的、无声的抗拒,比激烈的反抗更让周珣感到挫败和……暴躁。

    他想要的是一个鲜活的、会哭会笑、哪怕是会恨他的女人,而不是一具穿着华服、占着主母位置的行尸走肉!

    她那曾经吸引他的清纯倔强、惫懒可爱,如今变成了令人厌恶的死气沉沉。

    几次三番的尝试无果后,周珣那本就不多的耐心终于彻底告罄。

    他开始厌烦踏入那座死气沉沉的院子,厌烦看到那张毫无生气的脸。

    他觉得这桩婚事就像买回了一个昂贵却早已损坏的花瓶,不仅无用,还占地方,时时刻刻提醒着他某些不愉快的过往。

    烦躁的情绪累积到顶点,最终化为了刻意的冷漠和彻底的忽视。

    静心苑,再次恢复了它应有的“静”。

    只是这份静,是绝望的死寂。

    ……

    夜里,周珣的书房。

    处理完一些并不算重要的庶务,他揉了揉眉心,感到一阵疲惫和莫名的烦躁。

    习惯性地想让人去静心苑那边看看,但念头一起,便立刻被他自己掐灭了。

    去那里做什么?看那张死人脸吗?

    他烦躁地挥了挥手,对侍立一旁的张管事道:“去把明姑娘请来。”

    “是,公子。”张管事眼观鼻鼻观心,躬身退下。

    很快,明若雪便来了。

    她穿着一身素雅却质料上乘的湖蓝色长裙,发髻梳理得一丝不苟,脸上略施薄粉,显得既温婉得体,又不失精明干练。

    她并未刻意打扮得花枝招展,却自有一股令人舒适的气度。

    “公子深夜唤若雪来,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她声音柔和,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却没有丝毫谄媚。

    周珣指了指对面的一张椅子:“坐。陪我喝杯茶。”

    明若雪依言坐下,动作优雅自然。

    婢女奉上新沏的雨前龙井,她亲自为周珣斟了一杯,递过去时,指尖不经意地碰触了一下杯壁,确认温度适宜。

    “也不是什么大事,”

    周珣接过茶杯,抿了一口,眉头微松,“只是城南那几家铺子的账目有些对不上,看着心烦。”

    明若雪垂眸,轻声道:“公子日理万机,还要为这些琐事烦心。若雪不才,前些时日倒是听铺子的掌柜提过一嘴,似乎是……”

    “布料进货的渠道价涨了些,但账面上还没来得及调整?”

    周珣挑眉:“哦?你知道?”

    明若雪浅浅一笑,带着几分自谦:“若雪毕竟是商贾出身,对这些数字和市价稍微敏感些。公子若是不嫌弃,可将账本与若雪看看,或许能帮公子分分忧。”

    她没有大包大揽,而是将姿态放得很低,处处以周珣为主,却又在不经意间展露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周珣果然来了兴趣。他将那几本让他头疼的账册推了过去。

    明若雪也不客气,拿起账册,纤细的手指快速地翻阅着,目光专注而锐利。

    她看得很快,显然是极有经验,偶尔会停下来,用随身携带的小巧算盘飞快地拨动几下,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周珣就这么看着她。

    烛光下,她认真的侧脸显得格外动人,那份沉浸在数字中的专注和自信,与静心苑那片死寂形成了无比鲜明的对比。

    他心中那股烦躁感,竟在不知不觉中消散了大半。

    半晌,明若雪放下账册,她抬起头,眼中带着了然:

    “公子,问题确实出在进货价和损耗计算上。这里,还有这里……”

    她伸出纤纤玉指,点在账册的几个关键位置,条理清晰地解释起来,不仅指出了问题所在,甚至还提出了几个颇具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她的分析精准到位,言语间既专业又不失分寸。

    既解决了问题,又不会让周珣觉得自己被比了下去,反而让他觉得“果然还是她懂我”。

    周珣听完,满意地点点头,脸上露出了近段时间难得的轻松笑意:

    “还是你脑子清楚。这点小事,那些废物掌柜竟弄得一团糟。”

    明若雪垂眸笑道:“公子谬赞了。能为公子分忧,是若雪的本分。”

    周珣看着她这副温顺却又聪慧的模样,心中越发熨帖。

    他放下茶杯,伸手,轻轻握住了她放在桌上的手。

    明若雪身体微微一顿,随即放松下来,并未抽回,只是脸颊上飞起一抹恰到好处的红晕,更添几分娇羞。

    “今晚……就别回去了。”

    周珣的声音带着一丝慵懒和不容拒绝的意味。

    明若雪抬起眼,眸光流转,最终化为一片柔顺的依从,轻轻点了点头:“……全凭公子吩咐。”

    这一夜,周珣宿在了明若雪的院中,书房里的灯,很早就熄了。

    ……

    夜已三更,左相府的书房内依旧灯火通明。

    厚重的紫檀木书案上,卷宗堆积如山,空气中弥漫着上等龙涎香和墨锭混合的沉静气息,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

    左相周彦,身着一件玄色常服,并未显出多少疲态。

    他靠在宽大的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一枚温润的玉扳指,目光锐利而深邃,正审阅着一份份来自各部司的奏报。

    书房内只剩下他翻阅纸张的沙沙声,以及窗外偶尔传来的更夫梆子声,衬得此地愈发寂静。

    这时,书房门被轻轻叩响。

    周彦头也未抬,只淡淡道:“进。”

    一名身着七品官服、面色略显紧张的刑部官员躬身而入,手中捧着一卷黄旧的文书。

    他小心翼翼地走到书案前几步远处,垂首禀报道:

    “相爷,这是关于十年前‘李嵩案’从犯,原翰林院编修属吏张潜的卷宗。此人流放北地已满十年,按律……”

    “可申请除籍归乡,或酌情准其返回原籍左近州县。地方呈报上来,请相爷示下。”

    “李嵩……”

    周彦的动作微微一顿,抬起眼帘,目光落在那卷文书上。

    这个名字,像一颗投入时间深潭的石子,瞬间在他平静无波的眼底漾开了一圈极淡、却又极冷的涟漪。

    他没有立刻去接那卷宗,而是将手中的朱笔轻轻搁在笔山上,身体微微后仰,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空气,望向了遥远的过去。

    十年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天都内外暗流汹涌,稍有不慎便可能颠覆一切。

    中书大夫李嵩,站在了那股逆流的最前端,成为了必须被扫除的障碍。

    为了稳固当时的局面,为了让整个朝廷重新回到“正轨”上,他必须做出选择。

    周彦记得,在那个充斥着血腥味和紧张气氛的夜晚,他否决了所有“怀柔”、“分化”的建议。

    “……欲止沸,必抽薪。”

    他记得自己当时冷硬的声音,“对敌人心软,就是对自己和更多人的残忍。要让所有人都明白,选择错误的代价是什么。”

    “可……李家及其党羽牵连甚广……”

    “那便一并清算。”

    周彦的语气没有丝毫犹豫,“斩草,务必除根。唯有雷霆手段,才能彻底终结这场混乱,换来长久的秩序。这必要的牺牲,必须有人来承担。”

    命令下达,血色染红了长街。

    他知道,从那一刻起,“酷吏”、“奸贼”的帽子就牢牢扣在了他的头上。

    但他并不在意世人的眼光。

    那些只看到眼前血腥的人,又怎会理解维持一个庞大帝国运转所需要的冷酷决断?

    秩序的建立和维护,从来都不是温情脉脉的。

    后来,清点名单时,有人回报说李嵩那个最小的女儿,似乎用一个侍女顶替,逃过了一劫。

    “哦?”

    周彦当时只是挑了挑眉,并未放在心上。

    一个侥幸逃脱的丫头片子,能成什么气候?

    他挥了挥手,示意不必追究。

    “蝼蚁尚且偷生。让她自生自灭去吧,别为这点小事分心。”

    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处理,有更大的棋局需要掌控。

    这种近乎傲慢的漠视,源于他对自身力量和对大局掌控的绝对自信。

    结果没有想到,那个被他随手放过的“蝼蚁”,就是后来艳名远播,最终在玉秀舫设计陷害了周珣的那个花魁李诗雨。

    周彦的嘴角勾起一抹极其复杂难辨的冷意。

    愚蠢的女人。

    以为凭借那点姿色和心计,就能动摇周家?

    冤有头债有主,她不去想如何面对真正的“仇人”,反而将目标对准了他那个不成器的儿子。

    更可笑的是,她那自以为是的“复仇”,最终弄巧成拙。

    若非她给珣儿下了那种见不得光的蛊毒,迫使他与那个天华剑宗的小丫头有了肌肤之亲,闹得满城风雨……

    如今相府又怎会平白多出一个身份尴尬、牵扯着江湖门派的儿媳妇?

    真是……自作孽,还给别人添了无穷的麻烦。

    周彦想到何薇薇那个女人,眉头不自觉地皱得更紧了些。

    一个麻烦,一个潜在的变数。

    而这一切的源头,竟是十年前自己一念之间的“漠视”。

    他收回思绪,目光重新落回那卷宗上。

    那个叫张潜的,不过是历史洪流中的一粒尘埃。

    “准了。”

    周彦拿起朱笔,在卷宗末尾批下两个字,又加了一句,

    “着地方官府严加看管,五年内不得擅入天都。”

    他将卷宗递还给那名官员:“按此办理。”

    “是,相爷!”

    官员如蒙大赦,接过卷宗,躬身倒退着离开了书房。

    ……

    午后的阳光,穿过雕花的窗棂,在地板上切割出沉默的光影。

    何薇薇坐在窗边的软榻上,目光茫然地投向窗外,那株光秃秃的树桠在灰蒙蒙的天空下,像一幅了无生气的素描。

    厚厚的锦被裹着她,屋里地龙的暖意却丝毫渗透不进她早已冰封的感官,唯有那股深入骨髓的寒意,如影随形。

    房间里寂静无声。

    丫鬟们屏息敛声地守在门外,不敢惊扰这份死寂。

    自从那场盛大而荒谬的婚礼之后,这座名为“静心苑”的庭院,便彻底被无形的寒冰所覆盖。

    她已经不记得自己多久没有主动说过一句话了。

    进食、服药、起卧,都像一个精致的玩偶,任由旁人摆布。

    味蕾失去了分辨滋味的能力,身体似乎也感觉不到饥饿与饱足。

    日子单调地重复,白昼与黑夜的界限变得模糊不清。

    她的世界,仅限于这间华丽却空旷的囚室,以及腹中那个日渐清晰的存在——

    它提醒着她的耻辱,却无法带来任何为人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