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官路风流》色改版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官路风流》色改版】(21 嫂子又陪睡)(第1/3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25-09-06

    第二十一章 嫂子又陪睡

    春节过后,益杨县的交通建设年正式启动。县政府最终明确了1994年的两个

    重点项目,一是沙益公路益杨段,二是益吴公路益杨段。这两条路预算达到了两

    个亿,益杨县财力不足,祝焱书记思路开阔,引进了沙州道路工程公司对这两条

    路进行投资。公路修好后,沙道司将享有十五年的收费权。

    至于上青林公路,祝焱采纳了马有财的意见,由交通局负责在毛坯路上铺设

    泥结石路面。交通局铺路需要购买片石和碎石等材料,对于刚刚开业的芬刚石场,

    这是一个大利好。

    侯卫东通过刘维牵线,花了四千多元买了两台旧碎石机,石场就开工了。

    1994年2月8日国务院发布政令:3月1日起,调整每周工作时间为44小时(五

    天半)。各单位便将两个半天凑成一天休息,实行大小周制度。

    3月5日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双休日,侯卫东的石场刚开张,他忙得脚不沾地,

    就没去沙洲跟小佳约会。

    3月9日,刘维陪同着交通局分管副局长朱兵来考察芬刚石场。

    朱兵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今年刚满三十岁,他看了石场,随口道:「这石

    场位置不错,石头硬度如何?」

    有刘维这条内线,侯卫东准备得极为充分。他从背包里拿出一份资料:「这

    是石头硬度的检验报告,请朱局长过目。」

    看到盖着鲜红印章的正规检验报告,朱兵不禁感叹道:「难得!我修了这么

    多年的路,还从来没有哪一家石场主动去进行硬度检验。」

    侯卫东从背包里拿出工商、税务和国土资源等部门办理的所有证照给朱兵过

    目,道:「芬刚石场的宗旨就是诚信为本,合规经营。客户是上帝,我们可以签

    正规合同,照章办事。」

    朱兵不禁对侯卫东刮目相看。

    考察完芬刚石场,一行人又沿着上青林公路往上走。虽然没有带仪器,可是

    光凭肉眼,朱兵从专业角度也能感觉到公路质量着实不错。坡度、弯度合乎标准,

    泥结石路面最重要的水沟、涵洞也很齐全,他再次惊讶:「这条土路修得很专业,

    我听刘维说你是学法律的,怎么会懂工程?」

    侯卫东笑道:「我不懂工程,这条路修得还行,主要原因是我们严格照图施

    工。」

    朱兵感慨道:「照图施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好多施工单位,为了

    节约成本,都想尽办法地偷工减料,这就是豆腐渣工程数不胜数的原因之一。」

    到了上青林场镇,侯卫东赶紧在基金会旁边的馆子里安排了酒宴。朱兵下午

    还要赶回去开会,只和侯卫东喝了一杯,然后痛快地表态:「工程队进场后,从

    芬刚石场进材料,你们要做好准备。」

    有了交通局朱兵的承诺,侯卫东和曾宪刚高兴的同时也发起了愁。先期投入

    的二万元已经所剩无几了,石场上班的村民工资也该发了。两人盘算的结果,至

    少还要二万元才能支撑下去。两人的启动资金都是借的,这时就算想借也无处可

    借了。

    侯卫东去找粟明,请他帮忙从基金会贷款。

    粟明皱着眉头:「这事本来挺好办,我给黄永革说一声就行。可是镇里最近

    成立了一个财经监督小组,由赵书记任组长,凡是开支在五千元以上,包括基金

    会的贷款,要同时有赵书记和秦镇长的签字才能够办理。」他把话挑明了:「赵

    书记对你有误会,如果是以你的名义贷款,恐怕通不过。」

    赵永胜弄这个财经监督小组,就是为了限制秦飞跃最重要的财政大权,削弱

    甚至架空镇长的权力。侯卫东知事不可为,怏怏而回。

    突然,侯卫东想到了远在广州的蒋大力,打了他的传呼。

    蒋大力很快回了电话:「东子,难得你主动联系我,是有什么事吗?」

    侯卫东也不客套:「光头,还真有事找你帮忙。」

    电话另一头,蒋大力心情不错,高兴地道:「有屁快放,不要绕弯子。」

    「我在办了一个石场,已经和交通局谈好了供货合同,现在差两万块钱的运

    转资金。你有钱就借给我,估计半年后还,利息按银行同期贷款来算。」

    蒋大力在电话里骂道:「狗日的,学了点法律就用在了兄弟身上,你别忘了,

    老子也是学法律的!你把账号给我,我马上给你打钱,有就还,没钱拉倒,就算

    是支持好兄弟创业了。」他在广州混得风生水起,年终奖拿了近十万。听说侯卫

    东要借两万,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钱很快就到了侯卫东账上,而且不是两万,是三万。

    这钱真是雪中送炭,侯卫东大大松了一口气。不过他并没有一下就把这三万

    元拿出来,芬刚石场毕竟是合伙企业,他和曾宪刚的权利和义务是相等的。

    侯卫东说自己东挪西借才凑了一万,让曾宪刚想想办法,实在不行就找基金

    会贷款。

    曾宪刚前期投入了这么多,也没有退路了,他和黄永革有些交情,直接去了

    基金会。

    由于赵永胜制定的新制度,一万元贷款一个星期才下来,而且实际拿到手的

    只有九千,另外一千元给黄永革作了回扣。侯卫东想到姐姐让黄永革睡一次就省

    下五千元,感慨女人裤裆里藏着天生的聚宝盆,同时明白了为什么同是机关工作

    人员,大多数只能穿六七十元一双的皮鞋,而基金会的人能穿三百元的皮鞋。

    同一个镇政府,同一座小楼,里面的人却过着不同的日子。有句老话叫做革

    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侯卫东以前还相信这句话,如今活生生的

    现实让他清醒地认识到:「正是因为分工不同,才产生了高低贵贱之分。」

    侯卫东按时发放了23名石场工人的工资,村民们感激涕零,领钱时打躬作揖,

    就差给侯卫东跪下磕头了。每月450元对于一个村民来说,绝对是一笔数目可观的

    收入。

    有一家夫妻俩同时在石场上班,一下拿到了900元,兴高采烈地请侯卫东和曾

    宪刚喝酒。侯卫东也有种满足感,自己挣钱的同时,给村民带来幸福,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交通局工程队的项目经理梁必发原本不情愿来修上青林公路,只是当做政治

    任务这才带队上山,可是来到上青林,现场条件出乎他的预料:

    一是上青林公路毛坯拉得极好,没有施工仪器能做到这一步,实在难能可贵;

    二是备料充分,片石、碎石堆积如山,施工进度可以大大加快;三是片石、碎石

    质量上乘,用着顺手。

    这些先决条件意味着工程能很快完工,梁必发这才露出笑容。

    梁必发是山东人,身材高大,体形魁梧,说话直来直去,很对侯卫东脾气。

    侯卫东对于公路的每一段都熟悉,积极配合梁必发的工作。施工很顺利,5月

    初工程结束的时候,侯卫东和梁必发处得像兄弟一样,连工程队的人都戏称侯卫

    东是「侯副经理」。

    5月16日,据说这是一个黄道吉日,上青林通车典礼正式举行。县长马有财、

    副县长李冰、交通局局长曾昭强亲临现场。沙州市人大主任高志远特意赶来,看

    到这个场面,眼眶不由得有些湿润。

    剪彩仪式后,车队沿着新修的道路上山,所到之处,老年人依门而望,年轻

    人涌到了马路边,小孩子和狗跑来跑去……整条公路成了欢乐的海洋。

    刚刚竣工的上青林公路宽阔平整,车队20分钟就到了山上。

    场镇里满是烟花爆竹的碎屑,虽然不是赶场天,却是人山人海。很多人都认

    识高志远,「高书记」、「高乡长」「高主任」各种称呼都有,甚至还有个满头

    白发的老太太喊「高三娃」。

    高志远走到老太太面前,拉着老人的手,恭敬地道:「二娘,你的身体还是

    这么好,耳朵听得见不?」

    老太太是高志远隔房的二娘,高志远当乡长的时候,二娘曾是一位「飒爽英

    姿五尺枪,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民兵连长。她拉着高志远的手,絮絮叨叨地说

    了几句家长里短,道:「为了修路,疯子被罢了官,三娃你要为他平反。」

    高志远没有听明白,问道:「什么疯子?」

    二娘身后的中年人解释道:「疯子是侯大学的绰号。为了修这条路,侯大学

    使了大力气,二娘的意思要你主持公道。」

    侯卫东以前当过工作组副组长,后来被撤职,这事传遍了上青林,大家都为

    他抱不平。

    高志远办事很谨慎,他没有表态,只是点头道:「我去问问这事。」

    根据事先签订的合同,整个工程算下来,县交通局应该付给他们片石和碎石

    款36万。

    侯卫东对曾宪刚道:「无论谁来问,咬定说成本高,除去各项支出,我们只

    赚了两万元。除了老婆,连父母都不能讲,免得走漏了风声。」

    曾宪刚知道财不露白的道理,狠狠地点了点头。

    上青林山上石头多,是最不值钱的资源。严守开石场可以赚大钱的秘密,将

    最大程度减少竞争。侯卫东清楚,这个秘密迟早会被揭开,现在是能隐瞒一天算

    一天。

    剪彩过后,侯卫东和曾宪刚就兴冲冲地前往交通局去领款。

    进到财务室,里面坐着三个人,正在闲聊,见到有两个陌生人进来,眼皮都

    不抬一下。

    侯卫东问了好几声,才有一个女人回话,问清楚来意,女人翻了翻眼,道:

    「大额款项只能转账,不能提现金。石场账户是多少?」

    侯卫东道:「石场没有开账户,我有一个私人账户。」

    那女人很不耐烦地道:「私人账户不行,必须是公司账户才能转账。」

    两人讪讪地离开,那个女人在背后小声道:「这个都不懂,还想来要钱?」

    回到上青林,侯卫东就习惯性地来到杨新春的邮政代办点。他如今是杨新春

    最大的顾客,享受贵宾级待遇。杨新春专门有个本子,凡是有人找侯卫东,她就

    记下来。

    看见侯卫东进屋,杨新春拿出本子,道:「侯大学,你老婆让你回电话。」

    侯卫东赶紧拨通电话,小佳的声音听起来挺高兴:「老公,告诉你一个好消

    息,我的编制问题解决了。」

    建委一把手步海云看上了张小佳,想近水楼台先得月。没想到他的儿子步高

    也喜欢小佳,步海云自然不会跟自己的宝贝儿子争,便收敛了那种心思,只是给

    予张小佳更多的关照。

    步高毕业于复旦大学,刚满三十岁。他在岭西省一家甲级资质的建筑公司工

    作了几年,然后自立门户,成立了步步高建筑公司,进军沙州建筑市场,扩张得

    极快。

    步高去建委办事时见到张小佳,顿时怦然心动,便发动了热烈的爱情攻势。

    小佳果断地拒绝了步高的追求,明确表示自己有男朋友,没想到步高反而激发了

    斗志,依然狂追不舍。

    今年1月,步海云升任副市长,他给有关部门打了招呼。今天,小佳的编制终

    于得到了解决,由事业编制干部转为了行政编制干部。得到准确消息后,小佳第

    一个给侯卫东报喜。

    侯卫东自然也很高兴,连声道贺。

    小佳又道:「前几天段英给我打电话,说她和刘坤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刘

    坤正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