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从隐麟到大魏雄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七章 魏文帝?魏仁帝?傻傻分不清楚(第1/2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周理·考工记》中有记载——国之六职,百工与居一焉。

    不过,在如今的颍河之畔,太学的校训中有这么一条:——国之六职,百工为首!

    通过这句话,可见…太学对于百工的重视。

    陆羽特地兴建工房,聘用大量的匠人,就能说明问题。

    当然,对百工科目热衷的并不是太学的所有人,就像是曾经的曹沐一样,大多数太学生自诩为天之骄子,怎么会甘心去做一个木工呢?

    再说了,太学规定的是,每个太学生只需要掌握一到两门百工课程,对木匠没兴趣,他们还可以在以后去学锻造、去学冶炼。

    这种科目,可是与战场息息相关的,放在后世,那就是大热的专业。

    故而,六十名太学生,真正好好学“木匠”这门科目的唯独一个五人小队。

    其中包括曹操之子——曹昂;

    黄忠之子——黄叙;

    琅琊名门诸葛氏的后裔——“诸葛亮”;

    许褚之子——许仪;

    还有就是典韦之子——典满!

    像是夏侯衡、夏侯霸他们,对这“木匠”的学科完全不热衷。

    当然,学习“木匠”的过程很枯燥,曹昂与许仪,黄叙与诸葛均、典满在烈日之下对坐着拉大锯,劈开一根根长长的木料。

    木头一次次倒下,锯条一次次被折断、压弯,每拉上半个时辰,都要用锉刀锉锯齿,使得锯齿锋利!

    还要学会拉磨斗弹线,墨线没弹好,弄得满手满身都是墨汁,极其狼狈。

    所谓隔行如隔山,攻得了城池,真未必能做得了好的木匠。

    也就是曹昂、黄叙、诸葛均、许仪、典满,这五个老实人能耐下性子,不断的钻研,不断的尝试。

    而这传说中的“木牛流马”就更扯蛋了…

    仅仅凭着一本《作木牛流马法》,还有一个都不知道“木牛流马”为何物的工匠,他们六人就要完成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工程”!

    呼…呼…

    工房内,诸葛均摆弄着斧子与刨子,手上早就磨出了血泡,身上更是被撞得青紫,他感觉,睡觉都不能平躺,吃饭都拿不住筷子。

    在其它四人的配合下,七、八天才做出了一个摆不稳、站不直的木牛!

    这木牛别说运送粮食、物质了,一屁股坐上去,摇摇晃晃散了架,诸葛均整个摔倒在地上,狼狈不堪。

    差的太远了…

    究是如此,诸葛均还是爬出来,略微思索又与几个小伙伴讨论了起来。

    “明明是按照书上的指导啊…不对,不对…咱们再看看陆总长的那本《作木牛流马法》的书籍,一定有哪里搞错了!”

    诸葛均不死心,曹昂、黄叙、典满、许仪也不死心。

    他们五个,因为各种原因…

    对陆羽都有一种近乎痴迷的崇拜。

    故而,陆羽说这木牛流马能造出来,他们一定要造出来。

    “是不是这里…”

    五人围坐在一起,巨大的太学工房内,唯独他们五个孜孜不倦,不厌其烦的继续钻研。

    经过了七、八天的磨合,五人小队也变得越发的默契。

    诸葛均耳朵上夹着炭笔,腰上别着角尺,正在默默的画图…

    而曹昂手握炭笔,不断的总结之前失败的地方,更是与《做木牛流马法》上的文字一一对应。

    讨论过半晌后,许仪和典韦力气大,他们便继续一脚踩在木料上,两手臂一上一下的锯木头。

    要知道…

    造一个“木牛流马”,至少有五、六十道工序,画图纸、选木料、刨平木头、打眼等等。

    最难的地方便是《作木牛流马法》中提到的助力机构,还有让他们五人一脸懵逼的飞轮机构、齿轮机构、去柄连杆机构。

    这是木牛流马的核心,可不是单纯的单轮或者双轮运输车那么简单。

    之所以木牛流马发明出来后,在巴蜀山地广为使用,便是因为里面的曲柄连杆机构,通过齿轮带动飞轮。

    飞轮运行起来后,又因为飞轮的惯性,给木牛以助力,这样,就达到了省力的目的。

    除此之外,还有制动机构,这就类似于前世汽车中的手刹!

    可以让木牛、流马在坡地上站稳,上坡与下坡时也保持一个惯性的速度。

    听起来,短短的几句话,似乎很简单…

    可这里面需要运用到的物理知识与原理,可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

    不夸张的说,就算是陆羽比划着《作木牛流马法》亲自去尝试,都未必能造的出来这木牛、流马!

    “再试一次…”

    诸葛均作为总指挥,又开始了分配任务。

    工房内的五人顿时又忙碌了起来。

    要知道,几个连墨斗都拿不稳的学生,居然正在造木牛流马。

    每天来这边关注的教员、太学生不少,但是…看到工房中,那一地杂乱无章的木头,以及随时都有可能散架的半成品后,都失望的走开。

    “子脩,放弃吧…”夏侯霸实在忍不住,连连劝曹昂。“这木牛流马太难了,按照你们这样做,除了浪费木头,肯定是无法完成的。”

    “有这功夫,还不如做几个箱子给未来的妻妾们放衣服使用呢!”

    夏侯霸这本算是挖苦…

    黄叙还有点鸣不平的味道,可曹昂却是“扑哧”一声笑了,“仲权说的对呀,要最后真的没做出来,把这些木料做成箱子,倒也不错,废物利用嘛!”

    曹昂就是这副性格,仁孝、宽厚、好说话,标准的老实人…

    在太学,他从未因为自己是曹司空的长子就觉得高高在上,反倒是…最苦、最累的差事抢先去做。

    看到他这副模样,作为太学总长的陆羽还颇为欣慰。

    甚至有那么一瞬间,陆羽琢磨着,老曹的接班人倘若是曹昂的话,保不齐…后面就没有三家归晋、五胡乱华的惨案。

    可以说,老曹的性格适合打下天下,而曹昂的性格很适合治天下。

    除此之外,还有一点,这魏武霸业交到曹昂手里,最起码,陆羽觉得心安。

    这是一个仁孝的好皇帝呀,陆羽甚至琢磨着…曹昂执政,无论他怎么作死,估计都死不了,也就不用格外的谨慎小心。

    至于曹昂的谥号,陆羽都帮他想好了——“仁”!

    ——魏仁帝。

    只可惜,事与愿违…武帝之后是文帝,文帝还没有,哪来的仁帝呢?

    当然了,可以将“仁帝”理解为“仁弟”!

    午后的工房。

    典满与许仪歪在席子上睡觉,他们俩跟他俩爹典韦、许褚一样,属于力气很大,却不喜欢动脑子的人。

    平素里,诸葛均、曹昂、黄叙让他们干啥,他们俩就干啥。

    只不过有一点,他俩必须睡午觉,否则…会头疼一下午。

    这一刻,许褚与典满做了一个类似的梦,他们梦见这木牛流马造出来了,无数的粮食装填在其中,木牛驮着粮食,他俩骑着木牛,奔驰在官道上,随着木牛流马跃上云端!

    就在这时…

    “成了…成了!”

    一声惊呼,打断了典满、许仪的美梦,他们揉揉惺忪的睡眼,却正看到…一个看似还不错的的“木牛”、一匹至少不是摇摇晃晃的“流马”…

    最关键的是,诸葛均在推着他们移动,肉眼可见的很轻松。

    这就是所谓《作木牛流马法》中提到的助力装置么?

    这…

    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脑回路,典满与许仪才反应过来。

    成了,他们成功了,做到了。

    “孔明,我们…”

    许仪与典满异口同声,整个都显得无比激动。

    “永胜,别愣着了,快去禀报总长,就说…咱们成了,木牛流马做出来了!”诸葛均也很激动…

    黄叙闻言,飞一般的往工房外跑…

    他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陆总长,告诉蔡总长!

    …

    …

    寿春城。

    震惊!

    三万袁军驻守的寿春城,超过十五万的曹军竟然没攻下来。

    曹操很意外,同样的袁术也很意外。

    没想到,张勋凉凉后,接替他…成为仲家天子新一任“大将军”的纪灵如此厉害。

    纪灵凭着寿春城高耸的城墙,还有他雷厉风行的统兵风格,愣是用这群士气坠入谷底的三万袁军,拦住了曹操十五万大军的攻势。

    双方损伤都很大…

    更重要的是,曹操没有一鼓作气攻下来寿春城,这于曹军的士气是个致命的打击,而于袁术而言,无异于重重的喘出一口大气。

    如今的曹军,只能将寿春城团团围住,再寻机会。

    如此这般…

    最让荀彧、戏志才担心的问题出现了,连日大雨下,洼地地带的寿春出现了积水,寻常的粮车无法越过。

    曹军后续的粮草根本不能送抵前线。

    而这,让本明朗的局势,一下子再度陷入了巨大的危机。

    曹军大寨,中军大帐。

    “我军现有的粮食还能支撑多久?”曹操急问粮官。

    粮官如实回答:“多亏荀令君一早吩咐,让每个甲士随身携带部分粮食,故而…现如今我军的粮食还能支撑一个月!”

    一个月么?

    隔着窗子,曹操望向高耸的寿春城墙。

    假隐麟何宴曾告诉过他曹操一个消息,寿春城内的粮食储备也不多了。

    只不过,不多是多少?能支持一个月么?

    曹操不知道…

    那么…现在的局势就变成了一个赌局,看谁的粮食先支撑不住。

    “后续的粮食何时能运来?”曹操接着问…

    这…

    粮官摇摇头,依旧是如实禀报。“这个说不好,得看…”讲到最后,粮官踟蹰了。

    “得看什么?”曹操追问。

    “得看天…”粮官无奈道:“若然…这天一直下雨,那…积水只怕会越来越大,山坡路滑,上坡与下坡会变得极其困难,怕是军粮…”

    粮官没有讲完,可意思再清楚不过!

    看天,现在是雨季,这里又是低洼…这是要断粮的节奏啊。

    曹操的眉头一下子重重的凝起。

    “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粮官闻言,低着头缓缓退出…行至大帐外,他抬头望向天,又是乌云密布,似乎…又是一场暴雨倾盆!

    粮食的运输,只怕会变得更加困难。

    待得粮官走后…

    曹操无奈的揣起拳头,一拳砸在案牍上。

    一旁的戏志才看出了曹操的心思,他如实道:“曹司空,这连日的暴雨可不单单掣肘着我军的粮草,也会让攻城变得更难,昨日的攻城…诚然有对方守将指挥若定的缘故,却又哪里少得了这绵长细雨的帮扶。”

    诚如戏志才所言。

    雨水之下,城墙会变得更滑,云梯极其容易滑落,将士们攀登云梯更是变得困难重重,更别说,抬着头迎着雨,视线的缺失,还有攻城器械无法运达…

    这些都不利于攻城方。

    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如今是雨季,压根就没有大晴天,没得选择呀。

    曹操怎么会听不出戏志才的意思,呼…他长长的呼出口气,戏志才是提醒他,雨季之下,纵是一月之内,寿春城也未必能攻下来。

    而随军的军粮只够支撑一个月的…

    戏志才是劝曹操早做准备。

    “且围城吧!”曹操开口道:“咱们缺粮,他袁术如何又不缺粮呢?耗下去,看谁先扛不住!”

    曹操这是在赌,赌袁术比他更早的扛不住。

    毕竟,如此天赐良机,若然不能破城?那…再有这么个机会,还不知道是猴年马月!

    问鼎中原,曹操不想再拖延下去了。

    “也只能如此了。”戏志才眼珠子眨动,他满腹韬略,可面对一个龟缩不出的袁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莫说是他了,就算是郭奉孝,就算是荀公达,也寻觅不出破城的方略!

    现如今,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

    就希望袁术先一步扛不住吧!

    …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