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097【发老婆】(第1/1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在明眼人看来,赵瀚已经造反了。

    杀几个乡绅大族,只能算匪寇;不交田赋和辽饷,只能算抗税。

    改镇设村,实属造反!

    明代的镇和村,都只是聚落名称,不具备行政意义。

    严格算来,只有镇上及周边,那三十余户算黄家镇,满打满算也就两三百人。因此黄家镇,只是一个小镇。

    其余地方,按里甲制来算,约有30个里、300多个甲(官府报备没这么多,因为有大量隐藏户口)。按都图制来算,一共有2个都、24个图。

    赵瀚直接出来!”赵瀚说道。

    立即站出十二个,包括江大山、李正、黄幺和黄顺,果然是没有牵挂才敢闹事啊。

    赵瀚问道:“想不想讨媳妇?”

    “想!”

    稀稀拉拉回答。

    赵瀚喝问道:“想不想讨媳妇,大声点!”

    “想!”全体吼道。

    赵瀚立即让陈茂生带人过来,都是大户家中的未婚丫鬟和寡妇。

    赵瀚当场撕掉卖身契,对这些妇人说:“你们自由了,可以选择回家。也可以留在我府上,我给你们重新签短契。不管是回家的,还是想留下做工的,都可以选个丈夫。当然,你们也可以不选。想要成亲的站出来!”

    大姑娘、小寡妇们,都显得拘谨不安,竟无一人主动出列。

    赵瀚又说:“想要成亲的,我当场送半石粮食做贺礼!”

    “我……我……”

    终于有个寡妇出声,吞吞吐吐道:“我还有个儿子,今年两岁了。”

    这寡妇,是黄老爷心腹家奴的遗孀。

    赵瀚问道:“谁愿养便宜儿子?”

    九个单身汉互相看看,用眼神沟通之后,一个小队长出列:“我愿意。”

    便宜儿子也姓黄,都不用改姓。

    赵瀚又问寡妇:“你愿意嫁给他吗?”

    寡妇看看小队长,虽然这人相貌难看,但也算比较壮实,于是红着脸点头不说话。

    士绅大族才讲贞节,底层百姓哪管许多,能顺利讨到老婆,能吃上饱饭就知足了。

    “好!”

    赵瀚笑道:“你们便是一家人,过去领半石粮食做新婚贺礼。”

    那小队长只是傻笑,将寡妇拖到自己身后,生怕被别人抢去一样。又喜滋滋带着老婆领粮食,浑身充满了干劲,官府若派兵来征讨,这厮为了土地、老婆和儿子,能豁出命去跟官兵拼了。

    见他们组成新家庭,而且还有粮食可拿,其他男女都蠢蠢欲动。

    赵瀚继续问丫鬟和寡妇:“谁还想要成亲?”

    立即有二十多人站出,只剩少数还拉不下脸来。

    黄幺突然说:“赵老爷,我能先选一个吗?”

    赵瀚对黄幺非常器重,说道:“你选。”

    黄幺对一个丫鬟说:“妹子,跟我过吧。”

    那丫鬟哭着点头,越哭越大声。

    赵瀚把江大山叫来,低声问:“怎么回事?”

    江大山回答:“黄幺跟这人的姐姐是相好,都张罗着成亲了,被黄老……被黄遵道的儿子抢去做妾,后来又被正妻打死。黄幺的姐姐,也被黄老爷失手打死了。”

    “唉,都是苦命人,”赵瀚叹息说,“你们且去领粮食。”

    黄幺没急着领粮食,而是跪在地上磕头:“赵老爷,我黄幺这条贱命,以后就是老爷的。什么时候让我去死,尽管支会一声便是!”

    “好兄弟,快起来!”赵瀚连忙把黄幺扶起。

    黄幺眼眶湿润,忍住没有落泪,带着老婆领粮食去了。

    赵瀚也不讲什么人人平等,对江大山、黄顺、李正说:“你们也去选媳妇。”

    三人大喜,各自挑选一个。

    张铁牛看得有些眼热,他都快三十岁了,至今也没有成家,忍不住说:“公子……我……”

    赵瀚笑道:“你也去选。”

    张铁牛心里早就有目标,也不选年轻好看的,直接挑中二十多岁的寡妇。

    屁股大,好生养。

    张铁牛不问寡妇是否愿意,而是开门见山道:“有孩子吗?”

    “两个儿子。”寡妇有些害怕,因为张铁牛长得太凶了。

    “我不嫌弃,今后都姓张。”张铁牛立即多了两个便宜儿子。

    这寡妇的公公,正是黄三水,尸体还摆在那没收殓呢。她的丈夫也是心腹家奴,前些天被打死,坟头草刚刚长出来。

    男女平等?

    先放一边再说!

    理论和实操,总有一个要妥协,而今的主要问题是应对官府围剿,必须尽快收获这些“军官”的忠心。

    小队长以上,都分完老婆了,赵瀚又让什长选老婆。

    小翠和小红,没人敢去选。

    赵瀚问陈茂生:“你不选一个?”

    陈茂生咧嘴道:“我年纪还小,以后再说。”

    没分到老婆的“军官”,每人发两斗粮食做补偿,答应今后给他们物色妻子。

    其他不是光棍的军官,每人也领到一斗粮食。

    普通小兵,每人领半斗粮食,算是他们的入伍费。

    老婆和粮食发出去,杂兵们立即就有劲了,不再想着开小差回家。

    ……

    黄氏宗祠内。

    庞春来佩剑盘坐于地,他面前是两个塾师,一个来自黄家私塾,一个来自李家私塾。

    “你们也看出来,赵老爷是要造反的,”庞春来威胁道,“你们可以逃走,也可以去报官。但你们若敢离开此地,全家必然横死,家里的地也会被收走。今后,黄家宗祠改为武兴私塾,你们就跟着我教书吧。”

    两个塾师面露苦色,都不敢出言拒绝。

    “江西不愧文风鼎盛之地,”庞春来感慨道,“宣化乡许多村镇都很偏僻,居然出过一个状元、一个探花,还有十几个进士。难以想象啊。”

    两个塾师还是不敢说话。

    庞春来口中的状元,出自大山之中,即费映珙如今做土匪的地方。

    正因为出了状元、探花和许多进士,才导致这些乡村土地兼并加剧,竟然找不出多少自耕农。要么是大地主,要么是分出来的小地主,普通农民全部沦为佃户!

    黄家镇及周边村落,就那三黄和李氏,四家掌控90%的耕地,剩下10%也是他们的族人在占有。

    人口拢共4000多一点,他们四家的青壮男仆,加起来就超过150人,随时可以转换成打手!

    这不算什么,根据史料记载,明末的江南豪族,一家占有百万亩土地也不稀奇。在那种地方,你根本找不出异姓的自耕农,全他妈是大小地主和佃户。

    犹如一个个肿瘤,切之不尽,将大明活生生拖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