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宋成祖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0章 移民百万户(第1/1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曲端的讥讽引来文臣的不满,赵鼎等人倒是不会跟他纠结……可是御史中丞胡铨却是不答应。

    “曲大王,官家就多次和军中诸将说要读书明理,你却瞧不起圣贤书,只怕用心不良吧?”

    “给我扣帽子?想吓唬住我啊?”曲端呵呵冷笑,充满了不屑,他扶着腰,冷笑道:“我什么意思,谁都听得明白,光是读圣贤书,肯定没法富国裕民。你们要想辅佐官家,开创盛业,只怕还要多学点本事啊!”

    胡铨气得脸色涨红,十分不满。

    倒是赵鼎一笑,“曲大王,你这次回京述职,怕是有些要务吧?”

    曲端虽然张狂,也不敢无视堂堂首相,只能拱手笑道:“赵相公,这次俺收了一些钱粮税赋,打算孝敬官家……做官吗,总要干出点政绩的!”

    这货嘴上说得客气,可是上翘的嘴角,得意的神色,出卖了躁动的心……曲端有一个厚礼送上来,换句话说,高丽这个国家,也被他折腾得够惨了。

    曲端在高丽都干了什么呢?

    总体来说,不能说是政通人和,也可以说是丧尽天良了。

    首先一点,就是卖人!

    尤其是婢女,出来反驳,突然赵鼎向前一步。

    首相要出手了,其他人自然转过头,看着赵鼎的表现。

    “官家,曲大王治理高丽,的确卓有成效……臣这里正好有一些高丽商人上的万言书,请官家过目。”

    赵鼎从怀里掏出了一份万言书,隐隐还能看见暗红的痕迹,这是用血写成的!

    有人送到了赵桓面前,展开之后,简直是字字血泪,看得人都想哭……曲端在高丽干的事情,可不只是前面那点而已!

    他基本上把大宋能做的,不能做的,全都拿到了高丽,试验了一遍。

    其中预征税赋这一项,最多的已经征收到了靖康五十年。

    看到这里,赵桓都闷哼了一声!

    你怎么不征收到靖康一百年啊?

    那时候瞧瞧朕还活着不?

    除了预征税赋,他还收苛捐杂税,说是修曲州,一座城市,他收了三倍的税……这还不算完,曲端反复思量之后,高丽百姓都成了穷光蛋,没什么油水了。

    他把目标放在了高丽的佛寺上面。

    不得不说,佛教在东亚的土地上,还是表现出很强生命力的。

    西夏崇佛,辽国敬佛,大宋也有大相国寺和灵隐寺这种恐怖的庞然大物。

    到了高丽这里,就更加过分了。

    走投无路的百姓除了念念经,拜拜佛,也就没什么能获得安慰的了。因此高丽的佛寺格外兴旺。

    曲端直接下令,查封佛寺,没收庙产。

    僧人一律贬为奴仆,庙里的神像法器都给没收。

    他这一次能给赵桓送这么多银子,其中大部分就是从寺庙搜刮的。

    反正经过曲端的搜刮,高丽已经什么都不剩了。

    不久前的饥荒,高丽人已经穷到了吃土。

    “曲端,你的花样还不少啊!”赵桓语气玩味。

    曲端竟然也坦然受之,“多谢官家夸奖,臣诚惶诚恐!”

    赵鼎真的听不下去了,他猛然道:“官家,曲端如此盘剥压榨,堪称敲骨吸髓,不留余地……臣唯恐久后高丽必反!即便高丽不放,其余藩属见到朝廷如此,也会心中迟疑,以为上国不讲道理,凶残暴虐。”

    赵桓不动声色,反问赵鼎,“赵相公以为该如何?”

    “臣,臣以为该收回曲大王封地,按照高丽商贾所请,把高丽并入大宋,由朝廷派遣官吏,好生治理,不然继续让曲大王折腾下去,高丽就成为一片白地了。”

    赵桓吸了口气,又看看曲端。

    “你怎么说?”

    曲端当然不愿意认了,“官家,臣现在明明是政通人和,每年都能给朝廷这么多岁入,臣是有功之臣,赵相公是嫉妒!”

    赵鼎翻了翻眼皮,这货是真的不要脸了。

    “官家,高丽离着大宋不远,且久沐王化,前些时候,又大举想高丽移民,眼下高丽的百姓不足三百万,大宋的移民已经超过了五十万……臣以为这种地方,大可以升格,直接并入大宋本土,派遣官吏,妥善治理,不能让曲端继续糟蹋了。”

    “什么?”

    曲端勃然大怒,我辛辛苦苦治理,你怎么能直接抢走……抢走也就罢了,居然还说我的坏话。端起碗吃肉,放下筷子骂娘,我可忍不了了。

    “官家,一定要给臣做主啊!”

    赵桓能说什么呢?

    安排诸王去外面,不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把这些地方养熟吗!谁能料到,曲端这家伙超常发挥,直接提前催熟了。

    高丽这块地盘不接也不行了,如果真的就这么杀下去,的确会有很严重的后果。

    最最关键,有关农村的改革正在深入。

    东明县的情况很难,可还有不少地方,人口稠密,土地稀少,人均耕地只有一亩多而已……这种地方能怎么办?

    毫无疑问,向外移民,还是必须的……而且弄出来那么多作坊铺子,生产出来的东西,也要有销路不是!

    “曲端,你在高丽还是有功的……不过高丽地小民少,不够施展……朕给你另外寻一处富庶的封地如何?”

    曲端稍微迟疑,就无奈道:“官家怎么安排,臣就怎么办,去哪里都行。只是臣在高丽打下的基础,可不能浪费了啊!”

    赵桓点头,“朕知道了。”

    官家扭头,对着群臣道:“朕要向高丽移民百万——户!”赵桓把重音落在了最后一个字上面。

    “你们谁有把握,可以主动请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