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五湖四海十三妾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五湖四海十三妾】(41-45)(第1/2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25-03-07

    第四十一章 斗场,斗钱

    隔日杨、陈依约再来,门房侍卫却严肃地梆起脸说:「你们还是改天再来吧,不巧和相今日正好有贵客!」如此,杨与陈只好又识相离去。

    之后他两天天都来试,直到第五日和相才终于肯见。两人欢喜的随管家入屋。谁知道来见他们的并非和珅本人,而是府内一位姓赵的内务总管,杨春懂事的赶紧再塞给他一百两银票,他才清清喉咙装腔作势说:「好吧,既然你们这么有心,我会尽量为你们安排。」

    为了等那个赵总管的消息,他们又在客栈里足足待了七、八天。没想到这趟万里求见和珅之路果真是困难重重阿!

    「杨春兄,我看咱两兄弟还是打道回府吧!」当晚陈庭玉气馁的提议。

    所谓山穷水尽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杨春和陈庭玉正准备放弃这次任务回返泉州时,突然有位自称是和府管家的人出现在客房门口,并亲自送来了一封信箴,内容以端端正正的楷字体写道:

    “请两位于明日未时三刻,准时光临和府,总管赵必发留。”

    隔日,杨春与陈庭玉高兴万分的拿着那封署名赵总管的信箴来到和珅私宅,一踏入和府,才发现院子里早已满满都是人了,有的在花园里站着,有的在走廊边闲聊,到处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这到底怎么回事?杨兄你看看,这哪是和相召见阿?根本就是个茶会嘛!我说这个赵总管玩笑也开太大了!」陈庭玉见了这情况不禁跌腿暗骂。

    「陈兄莫急,且先看看情形再说。」杨春立即挥手阻止他乱发牢骚,怕他在人家的地头上莽撞失礼。

    「我看今天这场面,想单独见到他绝对不太乐观。」陈压低声量继续说。杨春只是淡然点点头,并不言语。

    等人员陆续来齐后,当朝宰相和珅果然露脸了,他先是客客气气与大家寒喧一番,接着便开门见山的说:「各位都知道,开年以来山西和陕西等地大旱不止,饿死居民无数,那山西、陕西的人民与我等皆为大清子民,血浓于水,理应相互扶持对不对?」

    众人大声答:「对!」

    「既然大家都同意,我也不再罗嗦。好,那么现在就由我来起个头,带领大家伙共同认捐些银两,一起来帮助那些山西、陕西灾民,大家说好不好?」「这样吧,我就率先捐出敝人一年之俸!」

    「和相公忠体国,又爱民如子,真是个千古好官阿!」院内开始有人拍马屁了。陈庭玉听了忍不住笑出声来。

    和珅都开金口了,众人岂有不从的道理。总管遂令家丁拿出一个箱子,里面装有数十个木牌,每人各发一个,接着要求各人将名字及认捐银两写下。

    赈济灾民本是好事,于是杨春大笔一挥,慷慨的写了:一千两白银,接着便在数字的下面题名落款。

    等众人皆写完牌子,赵总管开始唱名:「礼部尚书德明捐一万两!」

    众人立刻响起一片掌声。念完后赵总管便将该木牌高高挂于荣誉榜上。

    「陕西巡抚巴延山捐一万两!」

    又是一阵热烈掌声。如此念了约十人,认捐金额大都在万两上下,杨春见状心中大喊不妙......

    「泉州平安船运东家杨春一千两!」

    “一千两”众人先是不敢置信的彼此张望着,接着便哄堂大笑开来。把杨春羞得简直想当场找个地洞钻。如此又念了几个人,数目皆大约在万两上下......

    「台湾协进商行黄笋捐十万两!」

    「哇!」众人立刻欢呼起来。原来此刻黄笋也在,还这么大手笔!

    杨春在艋舺与黄笋曾有过一面之缘,如今看他展现出这么大的气魄,心想无怪乎我们泉州人在台北一地总斗不过他们漳州人。

    第四十二章 玛丽!玛丽!

    今日的和府之宴,让杨春自惭形秽不已,只好借口先尿遁。但和府实在太大了,他在花园里转来转去总找不到解手之处,偶然瞥见在花圃弯路中有棵高大的桂花树,他便躲在树下痛快的掏出宝贝企图当场解决。

    此时无巧不巧一个女子竟慌忙跑来,然后一声不响的撞到他身上去,电光石火之际他还来不及收回宝贝呢,因此当他跌坐在地上时,下面那家伙便硬挺挺又光溜溜地和眼前那个女子对望,热尿还溅湿了人家的裙摆,这下可尴尬了!

    他正要开口致歉时,却惊奇的发现这女子竟是个金发碧眼的洋人。

    “这和珅也太神通广大了吧!居然连洋鬼子都能弄得到”。

    就在他愣住的同时,隐约听到后方有人在喊:「玛丽!玛丽!你躲在哪里呀?快出来!」

    这位似乎叫玛丽的洋妞略显害羞地对他笑了笑。

    “原来她们在玩躲迷藏阿!”

    玛丽不但脸孔漂亮,身材更是美到一个不行,旗袍下的一双腿又长又直又性感!杨春的眼睛不知不觉地紧盯着她瞧,心脏噗通噗通的狂跳!

    “世上竟有这么美的货!”

    「姑娘好,小生方才真是失礼了!」杨春欠身说着。没想到她噗哧一声大笑起来。

    「我说你们中国男生阿,个个都是呆头鹅!」说完立刻起身跑开。

    「等我一下……」杨春想多搭讪两句,但人影早已走远了。

    又经过个把时辰,义捐茶会总算结束了,杨春等人便离开和府回到客栈。想到这次在和府的重大挫败,杨春越想傲越气,心中懊恼万分,与陈庭玉各自闷着头开始收拾行李准备要走人。却无意中想起了那日与高世国在鹿港分手时他所留下的嘱咐:他日若到京城,请记得找我一叙!

    “是阿,我人既然都到京城了,为何不找他一叙呢?它乡遇故知,与他见个面聊一聊或许我会比较宽心些呢!”

    心想至此便拿着当日高世国留下的地址出门去找人。但北京的万千个胡同简直就像迷宫一般,让他伤透了脑筋。

    两人历经千辛万苦,最后还是给他们找到了......眼前这是间规模颇大的四合院,四周植满了胡桃树,看这华宅的气派,里面住的肯定是个不凡人物。杨春也不多想,大踏步便上前敲门,不久便有人来应门。

    「这位大哥,我要找位高世国公子。」杨春心急的大声说。

    对方看了他一眼,然后冷冷回答:「你请回吧,我们这儿没有这个人。」说完就要关门。

    正当杨春脸露失望之际......

    「是哪位要找高世国?」里面突然有人喊着。接着那人缓缓走了出来,仔细看了看杨春几眼,突然惊喜的说:「原来是杨春兄阿,不知几时来的北京?」

    没想到那人竟是当日与高世国同行的王发。既找到了王发,想见高世国〈即皇太子永琰〉当然就非难事。

    「王发大哥,没想到还能再见到你!」杨春感动得快掉下泪来。

    「杨兄客气。自那日匆匆一别,我们该有一年多没见了吧,最近过得好吗?是否还留在台湾做生意?」

    「托你的福,我过得还不错。现在在台湾北部的艋舺地区开了家船行!」

    「那敢情好。我们高公子也很想念你们,不如这样吧,你把落脚的地方告诉我,明日我找高公子同去拜访你。」

    「太好了!太好了!」

    第四十三章 久别重逢

    永琰从王发口里听到杨春来到京城的消息心中真是欣喜万分。回想当时在异地台湾相见相识虽只有短短数天,但却早将杨春等视为知己。又因分手时正值心腹李勇过世,彼此并没有好好话别,如今能在北京重逢缘份实属难得。

    经由王发安排两人隔日即在客栈相聚。晚宴自然是由永琰做东,酒酣耳热之际杨春不免将这几日在和珅府受辱的事情重提一二,叹息再三,这永琰不听还好,听完了立即捧腹大笑:「哈哈,看来这几日京城里的传言果然不假!」

    看永琰一副兴灾乐祸模样,杨春更气了,鼓着嘴说:「高兄阿,你就莫要再笑话小弟了!」

    此时永琰脸色突然严肃了起来:「这和珅老贼千万就不要落在我的手里,否则我非要将他抄家不可!」那口气森寒肃杀,令人不寒而栗,连杨春也吓了一跳。

    话说当日永琰回京后,经反复思考,他心中隐约感觉在台湾发生的事故多半便是权臣和珅暗中搞的鬼,虽一时勉强忍着,心中却埋下了日后非将他剪除不可的种子。只等时机成熟再说!

    「看来和珅的钜贪在京城已是路人皆知了,无奈如今他位高权重,朝野里根本没有人能动得了他。」杨春低头饮了半口酒后,大声叹道。

    「没人动得了他?那倒未必。」王发突然语出惊人的说:「善恶自有报应,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谁敢动他?难道......你说的是当今的乾隆皇帝吗?」杨春笑了起来:「不可能。老皇帝宠他都还来不及呢!」

    「当今皇上会不会办他我不敢说,但如果是下一任皇上呢......肯定会!」

    「下一任皇帝?唉,下一任皇帝搞不好就是他和珅呢!」陈庭玉在一旁开玩笑的说。

    「哈哈哈!」沉默在一旁许久的永琰这时站起身来,大笑了数声后说:「和珅想做皇帝,那可要先问过我才行!」

    他突来的这句话真是让杨春等人摸不着头绪。

    经过一夜饮酒长叙,杨春感觉这高世国好像已变成另一个不同的人!夜深了,但久别重逢的好友仍不愿就此罢酒。

    京城另一头的月色蒙胧凄美。一阵巡更声响彻街脚,有个花甲老人同样还没睡。他,便是和珅,久处乾隆皇身边的第一权臣。

    老皇帝平日信誓旦旦说:其在位之年数决不会超过祖父康熙,这话和珅一直深信不疑。屈指算算,日子只剩不到六年。他可要好好替自己盘算才行,深耕朝政快三十年,岂能让好不容易得来的荣华富贵白白溜走?

    其实他在各皇子身上多少都有投资一点,唯独眼前的永琰始终是个障碍。上回台湾的暗杀计画不成,令他扼腕万分,如今只好重起炉灶,改以其他方式除掉他。

    和珅最新的计谋是:秘密派人以重金买下西域祁连派七大高手入京当刺客,他相信以这七人的高深武功只要那永琰敢再次离宫便绝无任何生还机会!

    第四十四章 好一场中法大战

    玛莉

    求见完了和珅,又见过永琰,在京城可说诸事皆了,杨春本想隔日就要走的,但在永琰和王发的强留下,与陈庭玉两人硬是又多待了一日,准备随着东道主饱览京城的各处风光。

    北京的冬天来得快,才十一月初,一早出门便颇有寒意。一群人相约旅游。行至天坛附近,突有几个叫花子上前行乞,众人见了立即转身避开,而那群乞丐却仍不放弃的紧紧跟随。又行走了几步,杨春更意外地发现这些人在破烂衣服底下其实个个肩宽腿粗,兼且太阳穴高高鼓起,显然绝非善类,心中暗暗生起几分警惕。

    说时迟那时快,叫花子们慢慢靠近永琰,一声怪叫立刻对他发动攻击,幸好杨春早有防范,立即掏出护身武器向前反击。〈杨春既已贵为天地会赤火堂堂主,为怕清廷补捉,他照例随身带着一种叫做“烟雾弹”的护身武器,紧急时只要往敌方地上一打,立时浓烟四起。这些烟雾爆开之后将会火辣呛鼻,足可延缓敌人攻势。〉

    那群叫花子果然被杨春的烟雾弹暂时迷惑住。同时间王发拉起永琰的手趁乱快逃。因王发从小就住在这天坛附近,比起那几个西域高手化装而成的叫花子太有优势了,几个穿巷过弄后便将刺客甩脱。侥幸脱险后,王发强要永琰暂时避进宫中不出。永琰遂与杨春再次匆忙分别。

    刺客的目标既是储君,杨春和陈庭玉怎么跑,跑哪里,当然都没人会管。不过,与永琰失散的当下,他也曾慌得在街头四处寻找,甚至后来还跑到王发家去询问,见到处都没两人下落,最后只好忍痛放弃。再回到客栈与陈庭玉商量一阵后便决定立刻返回泉州。

    杨春和陈庭玉背着包袱在柜台结完帐正要离开,这时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又发生了:眼尖的杨春发现,前日在和珅府碰到的那个西洋美妾玛丽此时竟也出现在客栈中......

    原来这个玛丽乃是欧罗巴洲法兰西国来的人,当初来华的目的是为乾隆皇做祝寿表演,由于其歌舞精妙,体态迷人,老色鬼和珅一见顷心遂特将她延揽入私府,言明用三千两现银包养她一年。今日即是契约到期日,因此玛丽由她的经纪人领回,投宿在此,准备隔日在天津搭船回法兰西。

    杨春因与她有一面之缘,故大胆向前和她打招呼:「玛丽姑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