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皇朝的另一本秘史】第七章:谁说女儿不如男(上)(第1/3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3.com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新暖才文学网网址找回安卓APP,防止网址丢失!

    作者:subzeropoint

    2024/08/05

    夏纪六百零九年十月二十八日亥正。

    定国公府的某间屋子中正飘荡着一股子微弱的童声唱腔: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谁说女子享清闲?

    男子打仗在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你要不相信啊,请往那身上看,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这千针万线都

    是她们连哪。

    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

    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

    这女子们。

    哪一点不如儿男?

    王嗣璁上辈子的儿时确实过得苦,但怎么说彼时的共和国已经半个身子进入

    了工业时代,收音机这种东西家里还是有的,他爷爷就喜欢在一天的农活结束后

    抱着收音机在院子里树下听节目,这段「刘大哥说话理太偏」就是通过收音机的

    扬声器王嗣璁才知晓的,这一段唱调出自豫剧剧目花木兰,豫剧剧目花木

    兰移植自京剧剧目木兰从军,该剧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

    战场上建立功勋受朝廷册封的故事。

    此炎黄世界没有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这个女子可以修行内功的世界,

    根本没有必要用虚构一个女子替父从军的故事,直接将史书上的例子搬出来就好

    了,真实才是最强大的宣传。

    去年王嗣璁暗搓搓的将二十三史看完了,一堆子女将女相中给他印象最深的

    当属魏朝所编撰史书应书中的吕凤仙,第一次看到这个名字时他差点将口水

    喷了出来,三国第一高手吕布,字奉先,看完吕凤仙的传记后王嗣璁发现这完全

    就是一个性转版的温侯呀,用的都是方天画戟,骑的都是红色战马,都是当时第

    一战力,都擅长统御骑兵,都有两次弑主更换门庭的经历,吕奉先被骂作三姓家

    奴而吕凤仙因为有陪睡的经历则是三家性奴,都重创过以魏作名号的势力,无奈

    降魏被缚后都说绳索绑的太紧,只是「缚虎焉能不紧」金句出自魏世祖而非魏太

    祖之口,最后的命运也是落了个绞杀。

    时空骇客之所以唱出这首源自他上辈子所生活炎黄世界的剧目,还不是因为

    朝廷不久前出了个女英豪?一个初战就完爆花木兰不知道多少条街的天才女将。

    木兰辞大约是北朝时期的作品,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

    周这五个朝代,其中只有北齐是由鲜卑化的汉人建立,其余四个朝代都是由鲜卑

    人建立,因此有称呼天子为可汗的习惯或传统,根据「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这句互文可以推出花木兰从军十年,期间经历大小战阵百余次。

    隋唐作为北朝的继业者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其军事传统,北朝、隋、唐朝规定,

    凡有军功的,授以勋号,勋官分为十二级,一级就叫一转。

    勋官授任没有出身限制,只要有军功,不管什么出身都能授勋,每一转都有

    对应的官职,第一转的官职为武骑尉,等于从七品,二转为云骑尉,视正七品,

    十二转是上柱国,视正二品,木兰辞在花木兰得胜归来时写道「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就是说花木兰得了上柱国这个最高等级勋号,唐高祖李渊在造反

    前就是隋朝的上柱国。

    北朝的军功考核制度挺人性化的,按照战前的条件和战争的结果来综合拟定

    「转」数,规定以少击多为「上阵」,兵数相当为「中阵」,以多击少为「下阵」,

    杀死或俘虏敌人四成以上为「上获」,两成与四成之间为「中获」;一成到二成

    之间则为「下获」。

    上阵上获的功劳最大,为五转策勋;上阵中获为与中阵上获同为四转;上阵

    下获、中阵中获与下阵上获为三转,中阵下获与下阵中获为二转,下阵下获为一

    转。

    不管是几转的功勋,前提都是要打赢,输了的话不被军法治罪已经是天大的

    运气了,还想得到功勋!?

    花木兰用了十年时间才攒到十二转的功勋,这样看来她的军事能力并不怎么

    出众,可能还遭遇过败仗,夏廷这个刚冒出来的女将若是按照北朝的军功考核制

    度,初战就会被授予四转的骁都尉勋官,五千夏军骑兵在她的指挥下大破北虏特

    勤部的三万狼牙铁骑,斩杀与俘虏敌军近七千,这样的战斗再来个两回,女将就

    能达到花木兰的高度了,成为上柱国了。

    是的,朝廷的发兵方向不是王嗣璁前段时间以为的西面,而是北面,现实就

    是这样,从来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意志而改变,对北狄的战争爆发后,王嗣璁的思

    路就转变为了朝廷的做法是柿子要捡软的捏,东夷和南蛮都不足以作为对手,历

    史山太弱了,于是就拿次强的北狄动手,看看这十年大练兵的成效究竟如何。

    如果这名初出茅庐的女将真的是初战就取得了斩杀与俘虏敌军近七千的战果,

    那霍去病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作为彼炎黄世界封建时代的典型性少年将军,霍

    去病凭借初战斩首捕获二千零二十八的功劳就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当今天子夏

    武明又要去如何封赏这位名叫石嫣鹰的十八岁女将呢?

    别人信不信王嗣璁管不住,毕竟脑袋长在别人脖子上,他反正是不信这份战

    报的,这自是拜上辈子的经历所赐。

    王嗣璁上辈子确实是一名走私大鳄,但却是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走私大鳄,

    一个走私贩子不去关注水上缉私警船只的动向,却看起了各式各样的社科人文类

    书籍,一点都不按套路出牌呀。

    工业时代不同于农业时代,有着足够的资源让学者进行考据研究,尤其是距

    现代越近史料就越多,正常男人都在dna 深处刻印了战争情节,有钱有闲之后王

    嗣璁就对历史军事政治方面产生了浓郁的兴趣,经年累月的文字熏陶让王嗣璁的

    气质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如果不事先点明,第一次和王嗣璁见面之人都

    不敢相信面前这个邻家大叔年轻时候竟是个一拳可以打死人的双花红棍,更别提

    还是某个实力雄厚的跨国走私集团的首脑。

    史官鲜克知兵,是大唐第一战神李世民和第二战神李靖对史官所记录战争的

    吐槽,史官记载的战争的价值就是证明「这事儿发生了」,至于具体的安营扎寨、

    排兵布阵、后勤补给都是一笔带过,对于数字没有应有的概念,古希腊的历史学

    家希罗多德在著作历史中对希波战争中人数的记载非常的恐怖,波斯帝国出

    动了五百二十八万大军来攻打希腊同盟,后人推算当时波斯帝国的人口约为一千

    七百万,真要是出动了五百二十八万大军等于是将国内所有男子都征召了;牧野

    之战中商王帝辛于一天内拉出了七十万奴隶大军来应对西岐大军,后人统计了出

    土的十五万片甲骨,发现累积人牲总数为一万三千零五十二人,杀人祭祀在商朝

    是一件神圣的事,必须严格记录在甲骨上,商朝俘虏的大部分战俘都用作人牲,

    总数也不过万人,只能说中古时期的中外学者都一个德行。

    成吉思汗作为另一个地球中古时代最强大的征服者,麾下兵力并不像普通人

    想象的雄厚,他在统一蒙古后迅速扩充军队,组建了九十五个千户,每个千户名

    义上的兵力为一千,在此之上还要加上十个千户组成的怯薛禁卫军,因此在这一

    时期成吉思汗的总兵力大约为十万五千人,蒙古征服时期从来没有进行过百万规

    模的战役。

    到了识字率大为提高和纸张普及的明清时代统计更为精细了,萨尔浒之战与

    松锦之战,明廷的军队数量分别是十万三千和十三万,这是封建大一统王朝所能

    动员出的极限机动兵力,甚至于战损数量都能精细到个位数,萨尔浒之战明军损

    失四万五千八百七十余名,就导致明清之间的战略天秤失衡,松锦之战明军阵亡

    五万三千七百八十三人,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明朝在辽东防御体系的完全崩溃,再

    无野战机动兵力可用,为两年后的灭亡埋下了伏笔。

    两次战略决战,明军的阵亡人数都超过了总数的四成,军队的损失并非只有

    亡还有伤,根据统计,一名军人阵亡的同时会有三名军人因为负伤失去战斗力,

    这也是北朝为何将杀死或俘虏敌人四成以上列为「上获」的原因,等于是在数学

    层面上将对方给全歼了。

    王嗣璁上辈子所生活的地球有个叫弗雷德里克·威廉·兰开斯特的英国人,

    此君于1914年在工程杂志上发表的一系列论文中,首次从古代使用冷兵器进

    行战斗和近代运用枪炮进行战斗的不同特点出发,在一些简化假设的前提下,建

    立了相应的微分方程组,深刻地揭示了交战过程中双方战斗单位数变化的数量关

    系,便是所谓的兰开斯特方程。

    假设甲乙两军对垒近战,甲的兵力为一万,乙的兵力为五千,且双方在武器,

    训练,士气方面都差不多,绝大多数人会陷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思维误

    区,既然双方单兵战斗力相当,肯定是乙军全部阵亡,但也拼掉了甲军差不多的

    士兵,实际上并非如此,甲军只会损失一千四百四十名士兵就能全歼乙军。

    兰开斯特方程将战斗模式分为了远距离交战和近距离交战两大类,当对垒双

    方进入近距离交战环节,单兵战斗力就不再是核心要素,数量才是第一要素,即

    一方的近距离战斗力和本身战斗单位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双拳难敌四手这句古语

    就是兰开斯特方程本土化的说法,一人想要同时对付两人,那他的武功就最低也

    要是寻常人的四倍才可以打平,要对付三人就要九倍的战斗力,对付四人就要十

    六倍的战斗力,这便是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数学依据。

    拿破仑作为另一个地球十九世纪前半叶最出色的军事统帅,在兵力与多方相

    差不多时他都能够击败对手,巅峰就是奥斯特里茨战役,七万三千人的法军大败

    八万六千人的俄奥联军,可到了滑铁卢战役,七万两千人的法军面对数量接近十

    二万的反法同盟军时,拿破仑指挥能力再高超也无法违逆兰开斯特方程的威能,

    战败后他被放逐至圣赫勒拿岛,自此退出历史舞台。

    这就是以少胜多的战役会被世人铭记的缘故,因为以多胜少是应该的,兵力

    处于明显劣势的一方想要战胜就必须穷尽一切去利用天时、地利和谋略,而且胜

    利多来自于出奇制胜而非正面硬刚,譬如对敌方的指挥中枢进行斩首,断绝敌方

    的后勤补给,或是利用高机动性将强势兵力一方的阵线进行撕扯使其分割成多个

    部分,再利用局部优势兵力并吃掉数量远逊于己方的敌方分军,土地革命战争时

    期的红军之所以能打赢前四次围剿就是利用游击战与运动战来诱敌深入,让光头

    的军队不再猬集成团,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就是因为指挥层要求寸土不失让红军与

    光头调集来的百万大军队打阵地战。

    这个叫石嫣鹰的女将能以六分之一于敌的绝对劣势兵力歼灭了同等数量级的

    敌人,莫非是比成吉思汗或拿破仑还要厉害的军事统帅!?

    封建时代军队最喜欢干的事情之一就是夸大己方的人数与斩首数,这是王嗣

    璁上辈子就知道的事情,三国志·魏书·国渊的传主国渊明确对曹操说: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