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催眠助理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催眠助理(李志峰的催眠后宫)】(286-294)(第5/10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me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姜舞所有的研究项目进度都有详细的文档和记录,李志峰只需要按照她事先制定好的计划一步一步来执行就可以了。

    比如明天需要做的是区域实验,也就是在一个事先安排的固定场所内布置脑机接口电磁场信号,里面循环传输的是提前写好的剧本编码。

    进入该区域的多名女性会被立刻同时催眠,实验的目的是比较在相同信号下她们大脑的应激反应和各自行为模式的异同。

    李志峰想起上次卫璎在女厕所里割腕的事件,也是因为进入了姜舞的区域实验中。

    当时在那个卫生间里持续传输的应该是某种致郁的脑机接口信号,这让本来就患有抑郁症还没吃药的二号机一下子陷入了绝望的情绪中走不出来。

    姜舞在明天计划实行的区域实验里还特地备注了需要安排相同数量的男员工参与其中,因为实验的过程需要不间断的性行为辅助刺激女性大脑快速生成催产素。

    但并不是所有的实验数据采集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员工系统管理员帐号会时不时弹出某一名没有性经验的女员工被男领导通过系统催眠破处成功的提示,这时候需要研究人员亲自前往现场安抚被害者,同时进行详尽的身体测试和数据收集。

    比如前天一个叫做程蓓蓓的新员工被她的副组长上司卓俊凡破处,李志峰得知消息后第一时间就提着检查设备去采集了数据。

    但安抚的效果并不理想,程蓓蓓看见来的是一名男性,哪怕处于深度催眠中,仍然在潜意识里升起了强烈的抵触心理,这时就体现出女研究员的优势了。

    李志峰继续阅读之前没读完的一篇研究报告。

    是姜舞写的关于催产素与脑机接口的分析报告。

    上次他把姜舞催眠后,已经得知了影响脑机接口效用的多巴胺极有可能是催产素这个重大发现。

    而这篇研究报告里姜舞列举了详细的实验数据,整个论证过程有理有据,非常严谨。

    她这次的重大成果是通过研究杨玉兰偶然发现的。

    姜舞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得出一个结论就是杨玉兰特别喜欢发朋友圈,而且每次配图和内容都会很用心地准备。

    这一点李志峰深表赞同,因为他的一个重要爱好就是每天抱着手机等着杨玉兰发朋友圈,这点不需要长期观察就能知道。

    观察一段时间之后,姜舞偶然发现,杨玉兰每次发完朋友圈,她的脑机接口适配率就会提升一点点!

    这个就有点意思了。脑机接口适配率和发朋友圈能有什么联系?

    姜博士一开始也不是很理解,但她也许下意识觉得这其中可能蕴含了某种重大可能性,打起十二分精神整天监视杨玉兰。

    就这样耗费了几个月时间她才终于有了新的发现,她在研究报告里提到,“准确地说,杨玉兰并不是在发完朋友圈之后脑机接口适配率就会立刻小幅度提升,她是在收获朋友的点赞之后才导致的适配率提升!”

    如果是实时监测脑机接口反馈的数据,应该很容易发现这个时间差才对,那么姜舞为什么会花了几个月才弄明白呢,李志峰接着往下读,这下来的一段记录,字里行间满满都是姜舞的愤怒,“我之所以弄错了,就是因为李志峰!”

    这他妈关我什么事?李志峰心想。

    “每次杨玉兰刚刚发完朋友圈,李志峰都会立刻点赞!”

    原来是这样,李志峰恍然大悟,默默点头。

    直到后来有一次他看完后忘了秒赞,然后那段时间又没有别人给杨玉兰点赞,姜舞才发现这中间的差别。

    再后来的实验就出乎意料地顺利了,姜舞通过脑机接口的监测数据发现每当杨玉兰收获一个朋友圈点赞时,她的大脑就会分泌一点点催产素。

    正是因为催产素的分泌,导致了她的脑机接口适配率小幅提高。

    适配率的瞬间提高加上催产素分泌混合在一起导致了强烈的应激反应,让杨玉兰体验到了强烈的幸福感和快乐感,不亚于一个短暂的颅内高潮,这才是她发朋友圈上瘾到痴迷程度的根本原因。

    李志峰通篇读完姜舞的分析报告忍不住感慨,科研的重大成果和发现往往具有极大的偶然性,比如科学家偶然观察到柑橘不易腐烂,研究出了如何从水果中提取抗坏血酸。

    再比如工程师注意到雷达设备的微波融化了他口袋里的巧克力,由此发明了微波炉。

    姜舞心里当然清楚这个发现的重要性,这也许是她潜心钻研脑机接口这么些年,做了无数人体试验之后取得的最重大的成果!

    从分析报告的时间戳来看,姜舞还没来得及把这篇报告发给姐妹会省城分部呢,就被李志峰翻盘捕获了,关押到现在。

    李志峰把这篇分析论文的作者改成了他自己,然后把姜舞列为了第二作者,还把里面的研究数据记录时间都改了,准备过几个月再发给省城那边。

    一方面显得自己牛逼,另一方面也是向省城分部传达一个信息,他和姜舞是可以合作的。

    一举两得,呵呵。

    接着读下一篇报告,也是姜舞没来得及发出去,或者说,决定不发出去的。

    这篇简短的报告是关于李志峰的,姜舞对省城那边迟迟不愿意处理李志峰表达了强烈不满。

    她表示放任李志峰自由活动始终是一个重大安全隐患,而且她还表达了对陵东分部负责人零的不满,觉得零在处理李志峰这件事上表现得犹豫不决。

    居然还敢越级报告,说自己顶头上司的坏话。

    里面有提到萧茹发现了李志峰在脑机接口开发过程中好像用到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但她们看不懂相关代码和模型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希望省城研发组那边派一个懂ai的姐妹过来一起研究。

    接着又反复强调了李志峰应该被作为一个研究样本来使用,而不是一名能参与开发的研究人员,李志峰带来的风险和能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他能做出的贡献,等等等等。

    还提到李志峰作为男性适配者虽然极其罕见,但并不是完全独一无二的。一个简单的替代方案就是制造李志峰的克隆体。

    居然还要克隆他!?

    李志峰读了这段话简直气得胃都炸了。

    一个和他基因相同的克隆体就特么能取代他了?

    那简直就是在完全彻底否定他快三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换来的聪明才智和卓越成就么?

    操你妈的,姜舞!

    他当时提出绯迷计划,有提到绯迷怀孕生下来的永远是自身的克隆体,但那都是瞎鸡巴扯淡编出来的。

    没想到姜舞还真他妈准备搞克隆人体实验呢?

    疯了吧。

    但是想到克隆时,他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丝灵光,隐约是一件很重要很重要的事情,可惜他脑子一阵刺痛,没能抓住。

    姜舞是一定不能放出来的!

    这个女博士是有真才实学的,而且想得很明白。她虽然是个变态反社会,但她真的很聪明。

    可是……

    李志峰叹了一口气,通过之前的数次试探,他已经彻底明白,组织非常重视姜舞。

    那晚在地下车库壹之所以放了他一马,就是因为他威胁要毁掉所有研究成果然后和姜舞同归于尽!

    之前姜舞不想把他放出来,现在换了是他,他也不想把姜舞放出来。

    如果接下来组织开始给他施压,他能想到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脑机接口永久修改姜舞的记忆,也就是完成所谓的功能。

    因为已经实现了实验性质的,这部分功能已经做完了相当一部分,只要把剩下的细节搞定,就可以让姜舞从身到心,都成为他的永久性奴和玩物!

    正当他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手机提示音响起。

    唐瑶给他发了条微信,“主任,今天还来玩吗?我们都在等你灌满。”

    第290章 医务室的偶遇

    李志峰放下手机,集中注意力尝试思考接下来的长期记忆修改模块具体该怎么实现和完善。

    功能其实是通过ai来实现的。

    这半年多以来他悄悄地把公司收集的大量脑机接口数据喂给了他训练的一个ai模型。

    一开始的时候,李志峰把研发时间花费在如何通过程序和算法来理解和分类记忆数据,这方面的功能比较直观,让萧茹看见也不会引起任何怀疑,而且这也是姜舞接下来进行研究的基础,对她来说很实用很重要,所以没有理由不支持他的。

    那之后没过多久,记忆的分类算法其实很快就被他实现和完善了,但李志峰一直在找各种奇奇怪怪的理由当作借口,利用萧茹对他的同情,让她帮忙劝说姜舞,把项目拖延下去给自己争取到了大量的时间。

    暗地里他利用读博期间研究过的深度学习技术,弄出来一个基于transfor架构的模型(类似gpt-4),让这个模型结合神经科学中的连接组学(connectomics)来模拟大脑中不同区域的功能和联系。

    姜舞也一直在研究人格,她知道人格与大脑的特定区域有关,比如前额叶、杏仁核、海马体等等。

    她有想过也许能通过脑机接口来具体定位人格的所在,但她不知道具体该怎么做,完全没有任何头绪,所以只能一边实验一边空想。

    但李志峰通过把分类后的记忆数据喂给ai模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ai模型的训练目标是从混乱的记忆片段中识别与人格相关的特定模式或节点。

    李志峰让ai自己生成各种记忆和人格相关联的假设,然后再让ai通过大量的脑机接口数据去学习和验证某种假设的合理性。

    终于有一天,他通过ai发现了某些特点的记忆片段,像是某些女员工在童年期受到的创伤,还有她们的一些特定情感记忆,比如意识到自己被男领导催眠强奸后产生的反复精神内耗,与她们人格的某些特质强相关。

    通过对这些片段的逆向追踪,ai定位到大脑中一组特定的神经节点,李志峰把它命名为人格核心。

    接下来他又通过ai模拟实验得出了通过脑机接口对这组节点进行过度操控可以导致人格失控和崩溃的猜测。

    这就是的实现原理。

    以这个思路为基础,如果接下来能找到稳定修改和植入长期记忆的方法,才有成功复活娄琛雨的可能。

    与此同时,他还需要利用ai分析娄琛雨死前留下的记忆备份,那个备份非常庞大,因为它不只是一个静态瞬间的记忆图谱,还包含了连续的时间动态,类似于神经元活动的时间记录。

    通过人工来处理那样庞大的数据自然是不可行的,只能让经过大量训练的ai模型对这些神经活动进行语义解析,最终形成一个可读的记忆和情感数据库。

    到了那个地步,才算是真正实现了他心心念念的所谓记忆的数字化。

    在那之后,李志峰觉得他可能需要在一个虚拟环境中用分析处理过后的记忆数据库来创建一个娄琛雨的数字人格。

    这一部分也需要ai通过机器学习算法,重建娄琛雨在特定场景下的决策逻辑、情绪反应等等,最后形成一个初步的行为模拟模型。

    谈何容易,这样的人格模型哪怕能初步构建出来,接下来会需要大量的人工互动来测试她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需要一次又一次的迭代,才有可能变得越来越像真实的灵魂。

    假设他以上的这些步骤都能够成功完成,娄琛雨的人格不能只存在于一个数字的虚拟环境里,总得……变成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吧。

    上哪去找一个可以用的肉体呢?

    那具身体里原本的人格肯定需要被抹除掉的,满足条件又不想杀人的话,似乎只能去医院里找一个年纪轻轻身体机能完备同时又卧床不起的女植物人?

    还不能长得太丑,总感觉条件有些苛刻……

    如果杀人的话,首选是把姜舞的人格抹除掉,然后把娄琛雨的灵魂装进去?

    李志峰想想觉得还是算了吧,等到他实现了人格构建的那天不知要花多少年,姜舞和他年纪差不多的,如果还活着,到时候也挺老了。

    而且面对长着一副仇人面孔的娄琛雨,他不知道会是什么感想。

    更关键的是,有很大概率会像是他在绯迷计划中所猜想的一样,人的灵魂是需要和肉体相匹配的,不然就会出现“排斥”反应。

    娄琛雨的灵魂载体,必须是娄琛雨本人才行。

    可琛雨已经不在了啊,尸体都烧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