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完美暴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三十九章 权势之争(第1/1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3.com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新暖才文学网网址找回安卓APP,防止网址丢失!

    如果朱由校是历史上的天启或者崇祯,说不定还真被他的一段段义正言辞给打动了,可惜他不是。

    而官员对于皇帝南下的反应这么激烈,也在他的意料当中。

    当年武宗皇帝要南巡之时,文官们的反应比之今日在制高点肆意的辱骂和评价皇帝,丝毫没有君臣之礼。

    皇帝不管实行什么政策,干什么事,只要不如他们的意,那铁定反对,而且是集体。

    以后世人的眼光来看,明朝皇帝的权力比之汉唐宋不知强出多少,甚至有人称之为封建王朝皇帝中央集权的顶峰。

    而事实上并不是如此,这些都只是表面上的,大明皇帝的权力是被限制了很多的。

    朱元璋的权力确实大,但他的子孙根本无法与他相比,就算是朱棣,有时候也不得不顺从文人。

    到了他的爷爷万历皇帝这一代,文官在国朝的权势已经隐隐要比皇帝大了,党争正是在文人权势突飞猛进时所诞生的产物。

    朝政之事官员确实可以向皇帝提出谏言,但过分的是,他们连皇城之事也想插一手,皇帝的内庭和私生活都要给你说道说道。

    而此次南下,对于这些文官们来说,就已经相当于七寸被威胁了,他们当然不能继续做缩头乌龟了,必须奋起反抗。

    而这个率先开喷的官员,正是南直隶人士,他们对于皇帝南下这件事是最为敏感的。

    大明朝自永乐十八年迁都北京以后,政治中心和皇权也随之转移到北方。

    两百多年过去了,皇权在江南的影响力可以说越来越小,覆盖范围也越来越小,皇帝不得已只能实行以官绅被豪强治理的国策方案。

    虽然大明是两京制,还有一个南京和一个完整的六部机构在,但根本无济于事,完全不足以辅助皇权临御江南,反而成为了那些官绅豪强的保护伞。

    南京长期游离于朝廷权力中枢。自宣宗皇帝到现在,这两百多年里,明朝没有皇帝能够亲临南方。

    使得南方的权力慢慢掌握在当地官绅豪强手中,到了朱由校的天启朝,官绅豪强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个小朝廷。

    最早的派系林立和党争也是先从这里开始,其他各地和京师朝堂上的歪风邪气,正是被这些江南地区出身的官员给带来的。

    而因为当年南宋与金和蒙古的战争,大明和蒙元这数百年的战争,北方各地早已千疮百孔。

    华夏的文明传承和经济文化转移到了南方,并得到了安定的发展,各方面都迅速超过了北方,人才辈出。

    南方这种没有常年战乱的地区自然是更适合科举制度,因此为官的也大多是南方人,大明朝就是南北失调太严重了,江南籍贯的官员在体制内常年保持在一半多,独占鳌头。

    而南宋自不必说,本就是割据在南方的政权,就没有北方的人和东西。

    他们花费了数百年时间才有如今的权势地位,怎么可能甘心放弃?

    如果皇帝真的到南方,先不说自身和家族会不会有事,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他们的利益体系会受到严重冲击。

    他们从皇帝手中好不容易明争暗夺来的权力也必定遭到削弱,他们那种天高皇帝远的人上人生活就没了,他们将再次受到皇帝的控制管辖,这是他们绝对无法接受的。

    所以他们才会如此不计代价的反对皇帝离京南下,当年的武宗皇帝是这样,现在的朱由校同样如此,而且反对的更加严重。

    但朱由校不是朱厚照,他决定了的事不会因为他人而改变,他也不会半途而废,葬送了好不容易开拓出来的大好局面。

    “既然你们口口声声天下百姓、万民之愿,那朕作为君父,更要出京一睹民间风情,要好好看看朕的子民是如何生活的。”

    “朕暂且不论此事,朕就想问问各位爱卿,何至于此?”

    “你们给朕扣个南巡游玩的大帽子究竟意欲何为?朕何时说过此话?竟敢公然在朝堂之上造谣诽谤朕,你们的胆气现在连朕的都有点佩服了。”

    “刘大器,你身为刑部主事,相信你对于大明律法是烂熟于心了,你就给朕和诸位好好说一下,今日之事他们当如何定罪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