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塔防战略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296 红星计划(第1/1页)

首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目录


搜索,用户注册与阅读记录,书架等功能重新开放

百度搜索新暖才文学网,即可找到我们,网址为拼音缩写https://www.xncwxw3.com
(前面加https,http可能无法访问),
即将改版,更多精彩小说请点击"首页-分类-其他小说"

书架功能已恢复,可注册登录账号

    数字资料并不能见证时间的长河。

    理论上数字资料保存能以千年计,可前提是旁边不要出现磁暴,数字储存装置不能彻底断电(电池)等情况,谁又能保证上千年的时间里,保存点不遭到磁暴打击,毕竟磁暴在太空环境下十分常见。

    地表送到月宫的“文明”数字资料部分,并不会永久封存起来,它们要经过至少两次备份,才会以硬盘阵列的形式被存放在地下。

    也就是说月表上会有三份“文明”的数字资料。

    它们任何一份被发现篡改、自然损坏,都需要立刻检查备份及断电保存地,进行恢复。

    除开月表,鲲鹏空间站也会保存一份,没有脱机资料,但标本会再送一批,该投送要等到明年年初装修任务不紧张的时候。

    未来空间站则不做整体保存,但可以随时调阅鲲鹏空间站和月宫的资料。这主要考虑到未来空间站轨道高度不利于它长期存在,一旦与地面失联,必然要想办法升轨或拆开来与鲲鹏汇合。

    之后如果地表工业链还在,或者还会送一批副本去红星轨道。

    红星轨道站计划,也于xx24年c国生日的时候启动。

    与最初的应龙三号计划相比变化很大,红星轨道站会是一艘真正的太空飞船,含两套旱魃乙b型核动力推进器。

    旱魃乙b型为了适应机器人控制飞船,做出一定牺牲,工作温度降低到1950度,比冲仅920。

    这么点比冲要跨过行星之间的距离,会消耗掉与载荷相当的燃料,但考虑到单程任务的性质和成功率,还是决定奢侈一把。

    本次的载荷空间站,是个25米长,最大宽度9米,最大高度7米的几何船形物,反正整个结构都在未来空间站完成,满足一下大家的审美需求很正常。

    但这个几何物也不是随便乱弄的,和正常空间站一样有功能区,包含驾驶舱、两个侧面接驳口(含减压舱)、实验室、生活区,以及一个主货舱,一个红星大气降落器用货舱,降落器其实是一种能和智人机器人合体的背包,可携带二十公斤的额外载荷,能直接从侧面接驳口出去。

    不含主推进器和燃料舱段,空间站计划总重量120吨,将携带八台专为红星情况设计的智人机器人,以及两台空间站专用版智人机器人(情报员、驾驶员),总计十吨各类计划投送到红星表面的物资,主要是穿透大气的降落系统比较费重量,确保成功率和重要物资安全的情况下十吨已经是极限。

    红星任务启动,飞船方案做出来了,但是距离真正任务启动,还有很长的时间。

    原因是窗口。

    土球到红星路径较佳的窗口期,每26个月一次,窗口持续时间两个月。机动方式是在轨道上执行一次霍曼转移机动,让航天器轨道直接绕过太阳,在太阳的正对面,达到远点与红星汇合。

    这种机动方式的优点是提前规划轨道难度相对较低,可操作性高,航天器最终被红星捕获的成功率有一定保障,燃料消耗勉强可以接受。

    还有一种方式,引力弹弓机动。

    既航天器先飞到绕月轨道,不需要减速,借助月球引力造成的航迹扭曲,进行一波加速,一段时间内由月球引力赋予的加速度,就成了航天器额外获得的Δv。

    理论上引力弹弓机动会和月宫的进度,显然没能照顾到红星的次要需求。

    所以至少要等26个月以后,红星轨道站飞船才能发射。

    可是地表的局势,工业链能不能顶住26个月又很值得怀疑,综合各方面考虑后,c国才决定现在启动红星计划,预计在明年二月之前,把红星任务所有的零部件、机器人、货物都送到未来空间站,慢慢进行组装。

    十月中,应龙二号和北方之星二号都从月宫出发回到未来空间站。

    空间站里部分人和机器人放下手头工作,对两艘飞船这边工作量少很多。

    各方面协调完成,十月下旬,应龙二号和北方之星二号分前后两班,运了十名新人到月表。

    此时月宫总人数达到二十人,里面有四对合法夫妻(三对都是新成员),不过受限于基础体质、后续工作等因素的考虑,男女比例未配平,为11比9。

    与新人们一起抵达的,除了大量的脱水食品、速溶饮料,主要还是设备。

    不算货箱、缓冲垫、木架子,设备总重约三十吨,全都是建筑机械用零部件,光是各型电马达就有十吨。

    货箱什么的也不会浪费,木架子粉碎直接丢到温室里的阴角养蘑菇,缓冲垫存起来稍后让大家试着手工做沙发什么的,货箱外壳直接用作二号楼的混凝土墙内测密闭板。

    二号楼到新人抵达时,含一层半地下结构的建筑整体框架已经完工。

    二号楼因设计面积较大,第一期工程重点照顾工时,起初并不包含地下一层的墙面和装修工程,后续因为一些内部设备方面的调整,决定把地下一层也纳入第一期工程,调整了主厅高度从四层变成为三层,调整后的一期工程仍然是四层的工程量,框架结构也保持不变。

    地下一层从功能出发,基本就是个市政工程的微缩版,包含储气(压缩空气、氧气)、储电配电、楼内污水综合处理,调整之后,增加了综合热管理,取代了全楼各区的分体热管理方案。

    真空环境下,灾难应急方案是个必不可少的东西,可不像地面,就算少几个灭火器,失火了运气好还能跑街上去。

    各区的热应急方案从化学冷暖变成了电池方案,包含临时加热、照明、泄压、增压在内的管理,都集中在一个与电梯差不多的小间里,在严重灾难时,它可以不依赖热控外机,通过手动操作实现热量控制、气体回收、宇航服换气等功能,多余的热量会被通到地基下面去。

    二十名宇航员暂时都住在老楼里,空间稍微有点拥挤。

    不过因为温室已经完成,新增的设备用机械还会被组装成几台工程机具,二号楼后面的工程会加快。

    到十月底,宇航员们已经在气密式混凝土车间里,对预制墙进行各种检查。

    二号楼总计有三种预制墙。

    一种是观景大厅的透明墙,这面墙从外到内分别是砖墙防弹布构成的活动帘、含铅防辐射镀层氧化铝玻璃、透明气凝胶、单向防蓝光钢化玻璃、胶、铅玻璃、胶、氧化铝玻璃。

    别看透明度还行,这东西直接经受8mm口径6000米秒速电磁弹丸的零距离直接冲击,连铅玻璃层都不会碎,再算上折叠式的砖墙防弹布组合,就算是陨石在十几米外砸地上都不用怕。

    第二种预制墙就是普普通通的混凝土层,从外到内是砖墙防弹布层、混凝土层(主体)、金属板气密层、隔热泡沫层、内装修层,气密层就是各种货运箱子拆下来焊接的,内装修层是土球地表预制的,也是气密结构的一部分。

    第三种叫热交换预制墙。

    月球上造墙不能造太薄,因为陨石等天体造成的飞溅物没有大气减速,经常会造成高超音速子弹级别的打击,大一些的,倒是可以之后用武器系统挡住。

    热交换预制墙有两个地方要用,一个是光照强度合适时,用它快速取代建筑内恒温系统产热,另一个是热灾害时的导热,既综合应急间墙面。

    于是热交换预制墙也有两个型号。

    应急墙面使用的是装饰面(对应急间外侧)、“砖墙”、铝栅格、“砖墙”,同时墙内铝栅格间气体也直接和热控制系统的气体部分连接。

    外墙用热交换墙,额外多了一堆东西,在应急墙面都有的东西之外,隔了几厘米的真空,才是最外层的砖墙加防弹布构成的可动墙,可动墙打开时,它可以与移动式的热控制板对接,把过多的温度以避开阳光直射的热辐射形式排掉。这个手段能明显延长自然光供暖时间,降低热控制系统的整体耗电。

    预制墙的气密检查因结构复杂度提高,而变得很麻烦,但施工反而很容易,因为这些墙侧面都有没做涂层的钢封条,利用真空环境,碰在一起一段时间就会发生冷焊现象。

    自然冷焊需要一定的时间完成牢固焊接,往往需要几个月,所以会先用电焊焊上拼接缝,让它内部慢慢完成冷焊。

    拼积木加直接焊接的形式,把墙面覆盖到整个框架结构上,根本要不了几天,大家大量的工作还是集中在建筑内设备、线路安置等方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